
侏红小蜻。杨秀蓉/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张小飞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宁波白溪水库一级保护区,在水库桂花园鱼池边,看到三五成群的蜻蜓绕着巡查船飞行,或贴着水面振翅,尾尖轻触水面荡起涟漪。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跃然眼前。
这群蜻蜓当中,有几只身材细小、通体透红的小蜻蜓引人注目。
“这个叫侏红小蜻,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蜻蜓。”白溪水库工作人员杨秀蓉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空闲时间喜欢拍摄库区周边的环境。
杨秀蓉打开手机相册向我们介绍,她第一次拍到侏红小蜻是在去年的10月份,位置在水库桂花园一带,数量不超过10只。
“眼下,侏红小蜻活动区域主要在鱼池边,有时候它们也会停留在职工生活区的灌木丛上,数量不多,只有五六只。”她说。


黄嘴白鹭。魏众效/摄
行进在白溪水库大坝下的调节池到里王桥地段,黄嘴白鹭单腿独立,成排站在石板上,像整齐列队的士兵。
白溪水库工作人员陈森炉说,去年5月以来,白鹭陆续在水库现身。目前栖息在水库的白鹭有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等品种,其中黄嘴白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鹭群总体数量有上百只。
“再过两个月左右,还有一位‘客人’也将如约而至。”白溪水库综合科科长邬再军欣喜地说,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成千只鸳鸯翩然南迁,前来这里停留越冬。白溪水库、黄坛水库等地都有鸳鸯越冬的记录。
邬再军说,这些精灵们能把白溪水库当作越冬的“第二故乡”,就是对水库生态环境的认可。白溪水库优良的水质、静谧的岸线,让鸳鸯得以安心生活。

鸳鸯。通讯员供图
侏红小蜻、黄嘴白鹭、鸳鸯虽隶属不同的科类,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型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它们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该区域生态环境优良。
这些物种的出现,是白溪水库库区环境保护的结果。据介绍,白溪水库工作人员对8.45平方公里的一级保护区每天开展巡查。
此外,水库一级保护区设有十多公里长的防护栏以及语音提醒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温、溶解氧等11项指标。一旦数据异常,水库工作人员30分钟内就会收到信息。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