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对口支援新疆库车十五年观察:“万千气象”越山海
2025-08-17 06:5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龟兹小巷内,游客排队打卡。

盛夏时节,新疆库车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

“民族团结示范窗口”龟兹小巷,不再是百米长的破旧窄巷,从早到晚游人如织;独库公路南大门入口的阿格乡康村,告别“薄弱村”旧貌,民宿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客人……

风起东海,一粒名为“千万工程”的种子,正在南疆大地蓬勃生长。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一批干部接着一批干部干,赓续服务国家对口援疆的战略中,宁波将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与当地实情结合,在库车大地绘就了城乡焕新、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时代新景。这是对口支援的典范之作,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

库车市出土的钱币。

“金饭碗”求变

“千万工程”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主线,从痛点着手。

2023年4月,宁波第十一批援疆干部抵达库车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个月时间把库车走个遍。

“特种兵式调研给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库车捧着‘金饭碗’,却面临成长痛点。”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所谓“痛点”,一方面,库车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但石化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库车出发,一个半小时车程内可以抵达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此外,库车是古龟兹国所在地,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百余处,却呈碎片化状态。

康村游客服务中心。

如何用好宝贵资源,让库车真正捧上“金饭碗”?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走因地制宜路子,做到规划先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做强优势资源。仅仅两个月时间,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和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联合针对石化、文旅两大库车支柱性产业,分别编制了《库车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库车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

规划引领下,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库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两地产业功能园区结对帮扶。

——补齐老城短板。“龟兹古城,究竟在哪儿?”这不仅是宁波援疆干部的初印象,也是不少外地游客的疑问。

康村里的民宿。

在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中,老城更新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龟兹小巷,虽地处中心区,毗邻库车王府、明清老城墙,却曾经杂物乱堆、道路不平。两年间,宁波投入2600万元援疆资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修旧如旧,让百米小巷不仅变“网红”,更要做“长红”:直接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居民经营特色餐饮;“干群共商共干”模式,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会议列为典型经验推广……

龟兹非遗工坊,曾经是闲置已久的旧粮仓,如今成为非遗集聚地。在1200平方米的工坊里,游客不仅可以直接购买非遗作品,还能“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从龟兹小巷到非遗工坊,沿着热斯坦街道走走逛逛,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理念,当历史遗存焕发新生机,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也随之昂扬。

振兴村村民干净整洁的房屋。

远山的呼唤

南疆乡村,如何焕新?

2023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开展“千万工程在阿克苏”专项行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目标,系统构建“2351”示范体系——打造2个全疆示范、3个南疆示范、5个地区示范的乡村振兴库车样板。

“最后一个‘1’即其他100个村庄。”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用这10个示范村来引领100个村庄的整治,“这也是浙江‘千万工程’在南疆的真正落地”。

“千万工程”,重在美丽,着墨在接力。

今年5月底,独库(康村)游客服务中心试运行。该中心不仅提供餐饮服务,还设有客房、房车营地等,“它更是一个文旅综合体,为的就是帮康村留住更多游客”。

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项目。

康村,曾经村口泥巴路、房屋矮小破、游客“车过不留痕”的难题,让村民无法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10年以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先后在康村投入援疆资金7300余万元,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实施富民安居房建设工程、新建乡卫生院等。

如今的康村,村口有了口袋公园,村道宽敞,村居漂亮,援疆大道两侧,冲天杨直插云霄。“村里越来越漂亮,村民越来越有钱。”村民艾克拜尔不仅经营着乡里的邮政代收点,更是康村“阿达西”民宿合作社的主理人。

美丽乡村,不仅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我们邀请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为康村制定了详细的村庄规划,并引进了东部有经验的运营公司帮忙管理。”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康村将被打造成独库公路上重要的综合旅游区。

拥有和美未来的,还有甬库振兴村。

和别的村子不一样——在宁波援疆资金持续投入下,这个小村已经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汤姆猫亲子乐园、9D影院等游乐项目。

这个曾经与戈壁荒漠为邻的小村庄,在“千万工程”的理念指引下,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成了沙漠边缘的“桃花源”。“相比过去,我们家现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11岁女孩穆耶赛尔说。

行走在库车的大小村落里,甬库同心村、甬库振兴村、甬库连心村……相似的村名,印证了不同时期的援疆故事,更折射了宁波援疆干部的倾情接力。

大写的民生

“千万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共建共享中提高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不仅要改变村容村貌,更要让当地百姓的口袋富起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引入“同心共富工坊”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项目后,成为南疆高品质蔬菜的“供应基地”。该项目吸引了周边2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曾经在外打工的村民艾尼瓦尔·司马义如今成了植物工厂的员工,“工资稳定了不少,每个月能有4000元”。

甬库振兴村引进兔小兔运动王国项目后,多方共赢:村民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将手中闲置土地租给“兔小兔”,还能去“兔小兔”打工贴补家用;运营方承租土地后,以每年688元的价格供游客认养菜地,所有运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口袋要富,科技加持。

丁伟红,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浙阿农业科技创新东部(库车)中心专家团团长,10多年间,在库车种下“一颗瓜”。

这颗“小甜瓜”不仅让乌恰镇吐孜鲁克墩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甜瓜村,更蔓延至乌恰镇全镇,以及库车的其他村镇。仅乌恰镇这两年,甜瓜种植面积就增加了2倍,亩均增收2500元。作为丁伟红的学生,玉努斯早已跨界成为“甜瓜买买提”,成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李云涛,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欢的学生,这两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养青蟹”。他参与的整个盐碱水养殖海鲜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就业50多人、联农带农300多人,新增渔业产值5000多万元。

“我们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既要留下带不走的文旅资产,更要培育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新的时代,万千气象,跨越山海。

万里江山图上,“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装得满口袋”的共富画卷正徐徐展开。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冯瑄 沈莉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对口支援新疆库车十五年观察:“万千气象”越山海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8-17 06:53:00

龟兹小巷内,游客排队打卡。

盛夏时节,新疆库车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

“民族团结示范窗口”龟兹小巷,不再是百米长的破旧窄巷,从早到晚游人如织;独库公路南大门入口的阿格乡康村,告别“薄弱村”旧貌,民宿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客人……

风起东海,一粒名为“千万工程”的种子,正在南疆大地蓬勃生长。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一批干部接着一批干部干,赓续服务国家对口援疆的战略中,宁波将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与当地实情结合,在库车大地绘就了城乡焕新、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时代新景。这是对口支援的典范之作,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

库车市出土的钱币。

“金饭碗”求变

“千万工程”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主线,从痛点着手。

2023年4月,宁波第十一批援疆干部抵达库车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个月时间把库车走个遍。

“特种兵式调研给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库车捧着‘金饭碗’,却面临成长痛点。”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所谓“痛点”,一方面,库车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但石化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库车出发,一个半小时车程内可以抵达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此外,库车是古龟兹国所在地,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百余处,却呈碎片化状态。

康村游客服务中心。

如何用好宝贵资源,让库车真正捧上“金饭碗”?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走因地制宜路子,做到规划先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做强优势资源。仅仅两个月时间,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和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联合针对石化、文旅两大库车支柱性产业,分别编制了《库车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库车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

规划引领下,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库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两地产业功能园区结对帮扶。

——补齐老城短板。“龟兹古城,究竟在哪儿?”这不仅是宁波援疆干部的初印象,也是不少外地游客的疑问。

康村里的民宿。

在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中,老城更新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龟兹小巷,虽地处中心区,毗邻库车王府、明清老城墙,却曾经杂物乱堆、道路不平。两年间,宁波投入2600万元援疆资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修旧如旧,让百米小巷不仅变“网红”,更要做“长红”:直接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居民经营特色餐饮;“干群共商共干”模式,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会议列为典型经验推广……

龟兹非遗工坊,曾经是闲置已久的旧粮仓,如今成为非遗集聚地。在1200平方米的工坊里,游客不仅可以直接购买非遗作品,还能“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从龟兹小巷到非遗工坊,沿着热斯坦街道走走逛逛,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理念,当历史遗存焕发新生机,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也随之昂扬。

振兴村村民干净整洁的房屋。

远山的呼唤

南疆乡村,如何焕新?

2023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开展“千万工程在阿克苏”专项行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目标,系统构建“2351”示范体系——打造2个全疆示范、3个南疆示范、5个地区示范的乡村振兴库车样板。

“最后一个‘1’即其他100个村庄。”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用这10个示范村来引领100个村庄的整治,“这也是浙江‘千万工程’在南疆的真正落地”。

“千万工程”,重在美丽,着墨在接力。

今年5月底,独库(康村)游客服务中心试运行。该中心不仅提供餐饮服务,还设有客房、房车营地等,“它更是一个文旅综合体,为的就是帮康村留住更多游客”。

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项目。

康村,曾经村口泥巴路、房屋矮小破、游客“车过不留痕”的难题,让村民无法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10年以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先后在康村投入援疆资金7300余万元,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实施富民安居房建设工程、新建乡卫生院等。

如今的康村,村口有了口袋公园,村道宽敞,村居漂亮,援疆大道两侧,冲天杨直插云霄。“村里越来越漂亮,村民越来越有钱。”村民艾克拜尔不仅经营着乡里的邮政代收点,更是康村“阿达西”民宿合作社的主理人。

美丽乡村,不仅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我们邀请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为康村制定了详细的村庄规划,并引进了东部有经验的运营公司帮忙管理。”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康村将被打造成独库公路上重要的综合旅游区。

拥有和美未来的,还有甬库振兴村。

和别的村子不一样——在宁波援疆资金持续投入下,这个小村已经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汤姆猫亲子乐园、9D影院等游乐项目。

这个曾经与戈壁荒漠为邻的小村庄,在“千万工程”的理念指引下,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成了沙漠边缘的“桃花源”。“相比过去,我们家现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11岁女孩穆耶赛尔说。

行走在库车的大小村落里,甬库同心村、甬库振兴村、甬库连心村……相似的村名,印证了不同时期的援疆故事,更折射了宁波援疆干部的倾情接力。

大写的民生

“千万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共建共享中提高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不仅要改变村容村貌,更要让当地百姓的口袋富起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引入“同心共富工坊”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项目后,成为南疆高品质蔬菜的“供应基地”。该项目吸引了周边2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曾经在外打工的村民艾尼瓦尔·司马义如今成了植物工厂的员工,“工资稳定了不少,每个月能有4000元”。

甬库振兴村引进兔小兔运动王国项目后,多方共赢:村民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将手中闲置土地租给“兔小兔”,还能去“兔小兔”打工贴补家用;运营方承租土地后,以每年688元的价格供游客认养菜地,所有运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口袋要富,科技加持。

丁伟红,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浙阿农业科技创新东部(库车)中心专家团团长,10多年间,在库车种下“一颗瓜”。

这颗“小甜瓜”不仅让乌恰镇吐孜鲁克墩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甜瓜村,更蔓延至乌恰镇全镇,以及库车的其他村镇。仅乌恰镇这两年,甜瓜种植面积就增加了2倍,亩均增收2500元。作为丁伟红的学生,玉努斯早已跨界成为“甜瓜买买提”,成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李云涛,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欢的学生,这两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养青蟹”。他参与的整个盐碱水养殖海鲜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就业50多人、联农带农300多人,新增渔业产值5000多万元。

“我们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既要留下带不走的文旅资产,更要培育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新的时代,万千气象,跨越山海。

万里江山图上,“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装得满口袋”的共富画卷正徐徐展开。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冯瑄 沈莉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