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公益在“发间”!他用一顶假发串联起的城市温度
2025-08-17 07:13:21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蒲安邦(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宁波市利安盛邦假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安邦将宁波成熟的捐发模式复制到了成都,让这份源于甬城的善意,跨越千里回到了他的家乡。

这位从四川山区走出的80后,凭着一把剪刀、一缕发丝在宁波站稳了脚跟,更用一颗滚烫的感恩之心,温暖了无数身处困境的人。

闯荡半生,终与宁波“双向奔赴”

1982年,蒲安邦出生在四川成都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骨子里的韧劲,让年轻的他敢闯敢拼——他辗转多座城市,在工地搬过砖,在街头巷尾打零工,尝尽生活的艰辛。2000年,18岁的他跟着堂叔来到宁波,在工地做水电工。

一天,街角一家理发店吸引了他的目光:温暖的灯光下,理发师忙碌的身影与安逸的工作氛围,让他心头一动,他想靠理发这份手艺改变自己的命运。

萌生学理发的想法后,现实的难题接踵而至:没经验、没基础,更没足够的钱接受正规培训。但蒲安邦没认输,他多方求助,终于通过远房亲戚的牵线,在贵州省一家理发店争取到了做学徒的机会。

一年后,学成归来的蒲安邦成了一名理发师。一次,一位脱发客人的倾诉让他印象深刻:“脱发后找工作都难,戴假发能救急,可质量好的太少;植发不仅贵,效果也没保障。”这番话让他看到了需求,2005年,他开了一家小小的假发店,专注为白发、秃发人群解决“头等大事”。

从最初的单店经营,到2014年成立公司,发展出近200家直营及加盟门店,再到2019年在成都设立分公司,蒲安邦的事业一步步壮大,但他始终没忘本:“我吃过苦,知道人在难处时,一点帮助有多金贵。”2018年,他踏上了公益之路,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座包容他的城市,也温暖着更多人。

一顶假发,点亮生命微光

2018年加入鄞州区美容美发协会后,蒲安邦常跟着协会做公益,给养老院老人免费剪发,做得心甘情愿。但真正让公益二字刻进他骨子里的,是2018年底那个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小张的故事。

安徽姑娘小张因治疗导致严重秃发,“能不能给她做顶假发,还她青春靓丽的模样?”大家一合计,便想到了蒲安邦。鄞州区美容美发协会秘书长郑亚丽拨通他的电话,他二话不说,爽快接下了为小张免费定制假发的任务。

“郑亚丽秘书长跟我说,有个小姑娘化疗后头发掉光了,天天躲在被子里哭。”他至今记得那份揪心,“小姑娘正是爱美的年纪,头发没了,信心也没了可怎么行?”他第一时间带着技师上门,为小姑娘量身定制了一顶真人发套。

一个月后,蒲安邦专程带着定制好的假发赶到医院,还带来了募捐来的8000元爱心款。当小张戴上假发,对着镜子露出久违的微笑时,蒲安邦的心头被触动了。从那以后,“为困境者免费定制真人发套”成了他和团队的默契。白血病患者、贫困家庭的脱发者、因意外致残秃顶的人……但凡遇上难处,蒲安邦从不推辞。

微光成炬,把成就感写进人心

这些年,蒲安邦和团队积极投身“为爱发生”项目,送出了多少顶假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他对困难人群的帮扶,并不只是一顶假发那么简单。遇到条件特别差的家庭,他总会塞去1000元到3000元的红包,更会握着对方的手打气:“生病不可怕,心态得支棱起来,要配合医生好好治!”

宁波单亲妈妈卡卡的故事,便是其中温暖的一笔。2024年下半年,卡卡被确诊为乳腺癌,一度崩溃——孩子还小,老家父母年事已高,她连苦楚都不敢吐露半分。术后化疗开始了,头发大把脱落。

去年11月15日,蒲安邦一行人来到卡卡家,准备为她量身定制假发。真人假发动辄上千元,卡卡一直舍不得买,蒲安邦宽慰她:“头发是热心市民捐的,免费送。”说着,又塞给她一个1000元的红包。

一个月后,卡卡的假发做好了——一头褐色的齐耳短发,厚实又浓密。“好看!”蒲安邦在一旁鼓劲。过年时,他又特地送去猪肉和牛肉,念叨着“孩子正在长身体,得补补”。

“每次跟踪回访,看到他们好起来,比我自己赚了钱还开心。”蒲安邦感叹,这大概就是做公益的成就感吧。如今,蒲安邦的假发事业越做越大,但他依然保持着直爽热忱的性子。这些年,蒲安邦还积极参与到扶贫中,出钱给家乡修路。只要有人需要,他的“发丝公益”就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这份温暖,早已成了他与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约定。

记者 马佳威 通讯员 曾家宇 李颖霞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公益在“发间”!他用一顶假发串联起的城市温度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8-17 07:13:21

蒲安邦(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宁波市利安盛邦假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安邦将宁波成熟的捐发模式复制到了成都,让这份源于甬城的善意,跨越千里回到了他的家乡。

这位从四川山区走出的80后,凭着一把剪刀、一缕发丝在宁波站稳了脚跟,更用一颗滚烫的感恩之心,温暖了无数身处困境的人。

闯荡半生,终与宁波“双向奔赴”

1982年,蒲安邦出生在四川成都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骨子里的韧劲,让年轻的他敢闯敢拼——他辗转多座城市,在工地搬过砖,在街头巷尾打零工,尝尽生活的艰辛。2000年,18岁的他跟着堂叔来到宁波,在工地做水电工。

一天,街角一家理发店吸引了他的目光:温暖的灯光下,理发师忙碌的身影与安逸的工作氛围,让他心头一动,他想靠理发这份手艺改变自己的命运。

萌生学理发的想法后,现实的难题接踵而至:没经验、没基础,更没足够的钱接受正规培训。但蒲安邦没认输,他多方求助,终于通过远房亲戚的牵线,在贵州省一家理发店争取到了做学徒的机会。

一年后,学成归来的蒲安邦成了一名理发师。一次,一位脱发客人的倾诉让他印象深刻:“脱发后找工作都难,戴假发能救急,可质量好的太少;植发不仅贵,效果也没保障。”这番话让他看到了需求,2005年,他开了一家小小的假发店,专注为白发、秃发人群解决“头等大事”。

从最初的单店经营,到2014年成立公司,发展出近200家直营及加盟门店,再到2019年在成都设立分公司,蒲安邦的事业一步步壮大,但他始终没忘本:“我吃过苦,知道人在难处时,一点帮助有多金贵。”2018年,他踏上了公益之路,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座包容他的城市,也温暖着更多人。

一顶假发,点亮生命微光

2018年加入鄞州区美容美发协会后,蒲安邦常跟着协会做公益,给养老院老人免费剪发,做得心甘情愿。但真正让公益二字刻进他骨子里的,是2018年底那个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小张的故事。

安徽姑娘小张因治疗导致严重秃发,“能不能给她做顶假发,还她青春靓丽的模样?”大家一合计,便想到了蒲安邦。鄞州区美容美发协会秘书长郑亚丽拨通他的电话,他二话不说,爽快接下了为小张免费定制假发的任务。

“郑亚丽秘书长跟我说,有个小姑娘化疗后头发掉光了,天天躲在被子里哭。”他至今记得那份揪心,“小姑娘正是爱美的年纪,头发没了,信心也没了可怎么行?”他第一时间带着技师上门,为小姑娘量身定制了一顶真人发套。

一个月后,蒲安邦专程带着定制好的假发赶到医院,还带来了募捐来的8000元爱心款。当小张戴上假发,对着镜子露出久违的微笑时,蒲安邦的心头被触动了。从那以后,“为困境者免费定制真人发套”成了他和团队的默契。白血病患者、贫困家庭的脱发者、因意外致残秃顶的人……但凡遇上难处,蒲安邦从不推辞。

微光成炬,把成就感写进人心

这些年,蒲安邦和团队积极投身“为爱发生”项目,送出了多少顶假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他对困难人群的帮扶,并不只是一顶假发那么简单。遇到条件特别差的家庭,他总会塞去1000元到3000元的红包,更会握着对方的手打气:“生病不可怕,心态得支棱起来,要配合医生好好治!”

宁波单亲妈妈卡卡的故事,便是其中温暖的一笔。2024年下半年,卡卡被确诊为乳腺癌,一度崩溃——孩子还小,老家父母年事已高,她连苦楚都不敢吐露半分。术后化疗开始了,头发大把脱落。

去年11月15日,蒲安邦一行人来到卡卡家,准备为她量身定制假发。真人假发动辄上千元,卡卡一直舍不得买,蒲安邦宽慰她:“头发是热心市民捐的,免费送。”说着,又塞给她一个1000元的红包。

一个月后,卡卡的假发做好了——一头褐色的齐耳短发,厚实又浓密。“好看!”蒲安邦在一旁鼓劲。过年时,他又特地送去猪肉和牛肉,念叨着“孩子正在长身体,得补补”。

“每次跟踪回访,看到他们好起来,比我自己赚了钱还开心。”蒲安邦感叹,这大概就是做公益的成就感吧。如今,蒲安邦的假发事业越做越大,但他依然保持着直爽热忱的性子。这些年,蒲安邦还积极参与到扶贫中,出钱给家乡修路。只要有人需要,他的“发丝公益”就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这份温暖,早已成了他与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约定。

记者 马佳威 通讯员 曾家宇 李颖霞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