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开幕式。
连日来,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在宁波各大剧院举办。这场汇集了25部原创大戏、7部精品小戏的浙江省最高水准的舞台艺术专业赛事,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好人民群众文化权利。20年来,宁波文艺战线坚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文化阵地夯基垒台,以文化精品立柱架梁,以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座城的“文艺范”
以“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为标准,20年来,宁波不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或钩沉本土深厚文脉,或链接世界文明图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滋养。
文化精品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和重要标志。宁波持续扶持高质量原创文艺精品创作,深化文艺精品攀峰行动。我市文艺工作者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创造出一批优秀作品。20年来,我市在戏剧、图书出版、影视剧等领域20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舞剧《十里红妆》《花木兰》获得国内舞蹈领域的最高奖项——荷花奖。舞剧《东方大港》全国巡演40余场,舞剧《花木兰》受邀赴美演出,交响合唱《面朝大海·河姆渡》、甬剧《柔石桥》、交响套曲《港通天下》等相继亮相国家大剧院。

舞剧《东方大港》。
文艺能够给人带来审美享受、精神愉悦和智慧启迪。近年来,宁波优化文化服务和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断开展特色实践,以高质量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2023年,“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火热全城;去年11月,宁波博物院“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特展轰动一时;上月22日,“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在宁波博物院开幕,排队买票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4月开始,2025宁波市精品戏剧季汇聚50余部国内外优秀剧目、100余场演出,给市民送上了文化大餐。法国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交响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天工开物》、话剧《断金》轮番上演……周周有演出,场场都精彩。
书香何以能致远
2000多部宋元明清善本、400余部家谱……今年5月,时值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再度“上新”,用户只要根据书名或作者检索,便能足不出户、“触手可及”超2万册古籍珍本。
古籍数字化进程之快、开放程度之大,引得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翁连溪点赞:“放眼全国文博机构,天一阁博物院在古籍数字化工作及公众开放力度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书籍是文明的载体,阅读是文脉的赓续。从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到“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百年藏书楼抱珠楼……这座崇文重学的港口城市,既有一脉相承的精神引领,又有“书香宁波”的当代续写。
作为浙江省第一个以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的城市,宁波于2020年颁布了《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立法为保障,宁波近4500个各级各类阅读空间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服务网,全年开展的名家分享、走读研学、公益陪读等活动1万余场次,书香“阵地”越筑越广。
今年年初,宁波10个区(县、市)少儿图书馆陆续开馆,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市、县两级少儿图书馆全面覆盖的城市。7月,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启用一周年,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场馆,以接待读者超100万人次、图书借还量突破150万册次的亮眼成绩,成为少年儿童的精神乐园、宁波城市的文化地标。
家长陪读、老师引读、名人领读、社会伴读、远程共读……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宁波创新打造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文化品牌再一次“出圈”。这一阅读文化品牌不仅见证了民间自发的阅读热忱与政府引导的全民阅读行动的双向奔赴,更是让全民阅读的“宁波范式”进一步走向全国。
文化托起的“幸福感”
今年春节前夕,2025年宁波市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一桌热气升腾的文化“年夜饭”,既是一座城的文化叙事,也是全球宁波人辞旧迎新、相约相守的文化新期待。另一边,在城市的广袤乡间,一场场由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热闹上演。有村民说,“舞台一搭,灯光一亮,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延时开放、多元服务、增设网点,让‘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可‘圈’更可‘点’。”近日,围绕“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专家、学者群策群力。
如何让文化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感?从在全国率先开展“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实践,到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从“悦享美好”“天一夜读”“文艺赋美”等文化活动品牌,到在全省率先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宁波不断推陈出新文化惠民举措,文化阵地“向下延伸”,城市活力“向上奔涌”。
“文化特派员,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去年6月,宁波首批156位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以“文化浸润”为支点,撬动乡村文化振兴。从指导村民成立文艺团队,到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再到打造乡村文化IP……文化特派员在推动文化服务从“普惠覆盖”向“品质体验”跃升的同时,更激活了文化振兴乡村的动力引擎。
文化发展始终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今年,宁波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第15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宁波,正以一座城的实践深刻印证:文化之树根脉深植大地,必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张芯蕊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