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榭遗址考古成果展。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从宁波市区到大榭岛,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如果没什么事,您可能很少往那边跑。
甬派、宁波晚报和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合办的公众考古第三期活动,我们想带大家去那里,看一个平时不开放的展厅:“海岛之光——大榭遗址考古成果展”。
大榭遗址,位于大榭开发区下厂村,最早是1980年当地百姓在挖窑取土时发现的。2016年和2017年,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对这里进行了两期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
大榭遗址所处年代,对应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谱系,大致属于良渚文化和钱山漾文化的时间段,年代距今4800-4100年。该遗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定性——史前制盐遗址,且是目前发现国内最早的制作海盐的遗址(制盐遗存距今4400-4100年)。
刮盐泥、建造淋卤坑、埋卤水管、海水淋盐泥、收集卤水、灶台煮盐……很难想象,4400年前在海边生活的古人,已经掌握并拥有一套异常完整的制盐工序。考古人可以将其总结成一个非常浪漫的说法:煮海为盐。
在充分感受先民的智慧之后,我们会在距离大榭半小时车程的中国港口博物馆用简餐,午后参观宁波考古70周年特展“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
该展览位于中国港口博物馆三楼临展厅,以宁波与海洋的关系为切口,讲述了宁波人依海而生、向海图强的奋斗历程,也对70年来宁波重要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全面回顾,对于想要了解宁波地方历史与文化精髓的大众来说,不容错过。
之后我们还将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参观今年5月成功斩获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作为全国首个、迄今唯一系统展示中国水下考古的专题陈列,“水下考古在中国”用蓝色调的沉浸式氛围布展,它不仅讲述海洋遗珍的隐秘故事,更呈现了一部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屹立东方的磅礴史诗。
“十大陈列精品”,被誉为我国博物馆界的“奥斯卡”奖,亲临展厅,大家或可感知其成功密码。同时位于展线上的沉船修复室,也将为本次活动“限定”开放,大家可以在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专家的讲解下,了解象山港沉船“小白礁Ⅰ号”最新的修复进展。
最重要的信息来了。本次活动将于9月19日(周五)举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8:30 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北门集合,上大巴;
9:30-10:30 参观“海岛之光——大榭遗址考古成果展”(位于大榭剧院三楼);
11:00 在中国港口博物馆用简餐;
12:00-14:00 参观“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以及“水下考古在中国”展览;
14:30前返程,至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北门解散。
本次活动免费参加,共招募15人,报名者年龄建议在12周岁至65周岁,对宁波历史文化感兴趣并具备一定知识背景。
本系列活动谢绝自驾,所有参加活动的报名者都需统一搭乘大巴前往。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报名通道从即日起开启,9月17日17时截止。主办方将从报名者中随机抽取15人,在甬派公布名单后,与报名成功者一一联系,并通知集合事项。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邱吉瑜

报名二维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