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何晴 应秀一
陈海兵
9月17日 晴 星期三
凌晨时分,我们撒下了开渔后的第一网。渔网缓缓沉入漆黑的海水,那一刻,熟悉又紧张的工作节奏又回来了。
“起网!”几小时后,钢索摩擦轮轴发出吱呀声响,我们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逐渐浮出水面的网囊。真好!银光在网间跳动,这一网,产量还不错。
我们盘点了一下,这一网主要收获了带鱼、鲳鱼等,还有不少海虾。起网之后,大家顿时忙碌起来,分拣工作一直持续到天光大亮。
随后,趁着鱼情好,我们一鼓作气又起了好几网。作为渔民,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不规律的生活节奏,有鱼汛就要抓紧作业,休息往往只能见缝插针。
船舱内温度很高,大家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很是辛苦。
中午,厨房飘来了久违的海鲜香味。我们用刚捕捞上来的鲳鱼做了红烧鱼,烹饪方式简单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鲜味。鱼肉入口即化,真是应了那句“鲜掉眉毛”。
饭后,大家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但我们照例轮流休息片刻,毕竟在海上,疲劳会增加不少安全隐患。
傍晚时分,海面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我从小憩中醒来,将今天捕捞的渔获仔细清点。
站在船头远眺,就像在等待一位老友那般,静静守候着。按照约定,我联系的运鱼船,应该很快就会过来了。
我想象着这些海鲜不久后出现在各个菜市场的场景,也想象着他们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佳肴的样子。
这让我觉得,我们的辛苦劳作有了更加实在的味道。
相关新闻: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