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浙江高校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2025-09-18 09:47:43 稿源: 潮新闻  

17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2025级新生聚集在良渚校区国际会议中心,聆听该校杨树副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人工智能艺术原理》第一讲。下课时,设计专业大一女生求诗涵意犹未尽:“原来智能的起源要从40亿年前说起,我喜欢的古生物还跟智能的演变相关,好神奇。”

今年秋季学期,浙江高校实现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分层分类全覆盖,即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类别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可选。“构建分层分类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基础和专业背景,也能更好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蓝邓骏说。

杨树告诉记者,《人工智能艺术原理》课程旨在教学生“在算法的海洋里打捞人类的珍珠”,在美学、伦理、创作思维等多层面引导学生形成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浙大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向为当天带着浙大学生旁听了课程,现场感受艺术院校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教育。他表示,分层分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有助于不同高校师生互相交流切磋。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8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

据悉,目前浙江已推出25门省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由浙江大学、全省特色优势高校和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建设。同时,鼓励有余力的高校建设更符合校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目前已有66所高校发布100余门课程资源。同在本周开课的绍兴文理学院人工智能通识系列课《Python程序设计》,目标是让全校学生都能通过编程技能赋能自身专业,该校教师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讲课内容。

《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一。为巩固先发优势,浙江积极探索实施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已成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浙大本科生院院长吴飞说,随着人工智能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建立完善由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全覆盖、分层分类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才能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江高校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稿源: 潮新闻 2025-09-18 09:47:43

17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2025级新生聚集在良渚校区国际会议中心,聆听该校杨树副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人工智能艺术原理》第一讲。下课时,设计专业大一女生求诗涵意犹未尽:“原来智能的起源要从40亿年前说起,我喜欢的古生物还跟智能的演变相关,好神奇。”

今年秋季学期,浙江高校实现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分层分类全覆盖,即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类别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可选。“构建分层分类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基础和专业背景,也能更好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蓝邓骏说。

杨树告诉记者,《人工智能艺术原理》课程旨在教学生“在算法的海洋里打捞人类的珍珠”,在美学、伦理、创作思维等多层面引导学生形成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浙大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向为当天带着浙大学生旁听了课程,现场感受艺术院校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教育。他表示,分层分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有助于不同高校师生互相交流切磋。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8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

据悉,目前浙江已推出25门省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由浙江大学、全省特色优势高校和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建设。同时,鼓励有余力的高校建设更符合校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目前已有66所高校发布100余门课程资源。同在本周开课的绍兴文理学院人工智能通识系列课《Python程序设计》,目标是让全校学生都能通过编程技能赋能自身专业,该校教师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讲课内容。

《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一。为巩固先发优势,浙江积极探索实施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已成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浙大本科生院院长吴飞说,随着人工智能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建立完善由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全覆盖、分层分类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才能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