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锻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新引擎,离不开金融的坚强支撑。
近期,我市出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助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宁波日报推出“融”入科技创新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我市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帮助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典型经验。
在宁波高新区一家研发实验室里,一块显示屏正实时展示着LED调光精度——从全开到完全熄灭,亮度被精准切成10000个等级。
“这项技术,不仅使光线能从亮到暗丝滑过渡,更大幅降低了大型场所开关灯时对电网的瞬时冲击,保证了安全性。”近日,宁波赛耐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胜说。
凭借这类先进技术,赛耐比持续保持在全球智能照明赛道“第一梯队”,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德国、意大利、挪威等地的图书馆、机场及家居照明等场景中。今年前三季度,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这背后,不仅是企业深耕LED驱动电源领域20余年的技术沉淀,更离不开稳定的金融活水灌溉——由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提供的3000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让这家科技企业在智能照明赛道上跑得更快、更稳。
时间回到三年前,2022年的赛耐比正处于关键转型期。
这家2003年成立的企业,已凭借LED照明电源控制器的核心技术打开欧美市场,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然而,LED行业技术迭代速度不亚于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随着智能照明趋势到来,企业决定搬进新厂房、加码研发。资金投到厂房建设和设备更新后,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整合融资生态结构。
陈胜坦言,科技型企业重研发的特性,让传统融资模式难以适配——手里握着几十项发明专利,却不能像厂房、设备那样直接抵押贷款。就在这时,工行宁波市分行主动找到赛耐比,一场“知识产权变现金”的合作就此展开。
“第一次上门时,银行工作人员就跟我们聊透了知识产权质押的政策,还帮我们梳理专利价值。”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胜记忆犹新。
银行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企业准备材料,从专利评估到贷款审批,效率远超预期。最终,3000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顺利到账。更让企业惊喜的是,银行还主动对接地方政策,协助申请到16万元的政府贴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笔资金很快派上了大用场:一部分资金投入照明系统“大脑”——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研发;一部分用于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线升级,确保海外订单按时交付。
如今,赛耐比每年将7%的营收投入研发,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背后,金融服务始终是坚强后盾。工行宁波市分行不仅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流动资金支持,还通过跨境结算、跨境融资、汇率避险等服务,帮企业规避出口风险,拓展欧美高端市场。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金鹭 通讯员 徐文蕾 胡月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