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底以青铜为主题的“古代中国文明”展,到2024年底讲海陆丝绸之路故事的“东方的起点”,每年推出一个跨年大展,满足市民对文博生活的热情,已成为宁波博物院的惯例。
昨日,宁波博物院发出消息,今年的跨年大餐已备好——
12月5日起,“紫禁韶华——清宫文物宁波贺岁”与“莫奈之诗——从Chicago到三江口的东西方美学对话”两个大型特展,将以文明互鉴的视角,在宁波博物馆一楼东西展厅开启跨越东西方的艺术对话。
织绣服饰、佳节清供、文房雅玩、画精品将带领观众漫步紫禁之巅;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与《睡莲池》真迹也将在展出,通过中西方艺术作品并置,营造艺术画廊的观看效果。
展览计划持续至2026年3月8日。

乾隆《弘历庚辰岁朝图》。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文物大规模来甬展出
今年4月,故宫博物院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巧妙地将中西园林景观与文学、戏剧、历史典故等元素并置,展开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7月,展览移师苏州博物馆,推出“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主题展。当中国园林的造景美学遇到莫奈花园的缤纷五彩,东西文明异域共芳华。
年底在宁波推出的展览,是该系列的“宁波版”,将延续“一城一格”特色,让清宫文物与莫奈画作融入宁波城市景观。
其中,“紫禁韶华——清宫文物宁波贺岁”展依托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文物珍藏共计185件(套),将全景式呈现清代宫廷生活的艺术风貌。
展览分设“云裳之制”“佳节器象”“栖居意趣”“心印天地”四大板块,共同勾勒出清代宫廷生活的艺术长卷,引领观众步入一幅充满仪式感与吉祥寓意的宫廷生活图景。
据了解,该展览名称创意源自乾隆皇帝《弘历庚辰岁朝图》及御题诗。“韶华”二字,意蕴“新春祥瑞、盛世华年”,呼应春节的吉庆氛围与国泰民安的时代愿景;“贺岁”则点明展览主题,融宫廷艺术于民间节俗,传递共庆佳节的亲民气息。画上组诗第二首“东陆延禧肇”一句,巧妙关联宁波,以“延禧”寄寓祥瑞,暗合宁波作为东方福地,在历史脉络中所承载的美好寓意。
展览还将特设“典籍之路”专题,阐释宁波天一阁与乾隆“四库七阁”的深厚渊源,彰显宁波藏书文化对皇家典籍体系的卓越贡献。

莫奈《睡莲》。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莫奈《睡莲》首次亮相甬城
“莫奈之诗——从Chicago到三江口的东西方美学对话”展则以“东西互鉴”为主题,以“对话”为线索,集中展示宁波博物院与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60余件组馆藏精品,中国陶瓷、佛像、书画与欧洲玻璃器、雕塑、版画等艺术珍品的并置,构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文明对谈,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东西方艺术的异与同。
其中,最重磅展品莫过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莫奈真迹《睡莲池》与《睡莲》。
晚年定居法国吉维尼的莫奈,在花园水塘种植睡莲,创作了200余幅《睡莲》系列作品。他以颤动的笔触捕捉水面光影,将花朵、倒影与天光融为朦胧而绚烂的色彩交响,展现对自然瞬息之美的极致追求。
此次展出的《睡莲池》创作于1899年至1900年间。画面中,紫藤轻垂于桥栏之上,池塘中的睡莲悄然绽放,水波潋滟,四周环绕着垂柳与鸢尾,生机盎然。
另一幅《睡莲》创作于1906年。1903年后,莫奈的睡莲主题愈发带有实验性质,画作周边不再装饰拱桥和其他植物,主画面近乎填满水面,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紫色调,倒映着天空与树影,营造出一种迷离梦幻的氛围。
此外,现场还将展示一幅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阿尔伯特·安德烈1922年创作的莫奈肖像。这幅肖像画为世人定格了莫奈82岁的晚年形象,画中莫奈身着深色外套,头戴小帽,面容沉静,胡须雪白,悠然站立在吉维尼花园前。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项聪颖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