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黑
日前,深圳福田区下梅林某银行营业网点的柜员机屏幕上贴有一张纸条,上书“本柜员机经常出现假币”。记者在现场观察了20多分钟,发现数十位来取款的市民看到纸条后忙转到另外两台机上取款。银行方面就此称,“我们的柜员机绝对不会出现假钞,这种情况不排除有人恶意所为”。(3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这是一种颇显奇怪的现象:看到不明来历的“柜员机常出假币”纸条,银行方面当即竭力否认并视作“恶意行为”;而到了前来取款的储户那里,却是纷纷“宁可信其有”地连忙换台机子去操作了。幸好,“恶意者”只是在一台柜员机上贴了纸条,倘若台台都贴上,真不知储户们会不会拔脚走人,另寻其他的营业网点了。
储户当然相信柜员机里吐出的很少有假币,要不谁还敢在那儿放心取款。然而,看到纸条提示,首先想到的却不是银行所称的“恶意行为”,则说明太多的现实事例已经提醒他们,柜员机的“带病工作”,在局部地区、一定范围,早就不是什么惊人的消息。所以,正如报道中提到,揣测起“纸条肯定是某个在此柜员机取了假钞的人贴上去泄愤的”,好多人由此更倾向于取款时还是要多加注意为好,也就十分正常、毫不为怪了。
银行要揭去一张贴在柜员机上的“恶意纸条”是很容易的,但要证明和让公众深信柜员机的“绝不出假”,却要顾及与做好很多方面的工作才行。媒体的不断曝光和披露,已使某些地方柜员机的“体弱多病”,成了众多储户心中挥之不去的一处阴影。对此,在相关法律条款尚不很显健全的语境下,一见对银行柜员机不利的“庶民有议”,甚至像“纸条泄愤”这样的疑是恶意中伤,仅仅凭着急急口头辟谣,恐怕很难完全令人信服,事实也不断表明了这一点。所以,与其这样缺少效果的乏力应对,倒不如换个思路和方式,诚心诚意地考虑起将“恶意纸条”视作一种善意提醒。
要让公众对银行的柜员机多一份信任,办法和措施并不难寻。譬如,适当组织部分储户,现场体验柜员机后台进款的具体流程;邀请专业人士,介绍柜员机上岗使用前的安全保证要求等等。当然,除了这些,更应重视的,还是碰到储户投诉“柜员机有病”的个案时,能够迅速热情接待、认真检查,尽快弄清“病情”真相。而不是推三阻四、诿过于人,总是一厢情愿地把自身放在永不出错的“圣人”位置。
编辑: 朱宗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