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哲
叶有清是四川什邡市洛水镇洛城村村民,作为村里12组的组长,12号下午他从自家倒塌的院子里冲出来后,就一直在忙着救人、安置居民、分发物资,累得人都快垮了。但5月27日晚,看到来自天津的心理康复与文化服务专家志愿团在空地上挂起洁白的电影幕布,他还是叫来好多村民早早赶来等着看电影。(5月28日中国青年报)
灾区群众确实需要这样的慰问方式。一场电影、一场晚会、一次娱乐活动……类似的精神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显得弥足珍贵,他们也渴望多一些这样的活动。
首先,灾区群众亟待心理上的抚慰。这些幸存活下来的群众,饱受丧失亲人的悲痛,这种悲痛和伤心是长期的,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种种慰问方式让他们快乐起来、高兴起来。放映一场电影、组织一次晚会或许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却可以让灾区群众的心热起来、暖和起来,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重新燃起创造新生活的希望。
其次,灾区群众绷紧的神经需要“放松”。自地震灾难发生以来,灾区人民无时无刻不在紧张过程中度过。他们需要积极投入到紧张的抢救被困群众工作中,他们要暂时承受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的现实情况,他们连续十余日的奔波劳累已经让体力严重透支,神经高度紧张,他们需要“轻松一下”,需要精神食粮及时走入他们的生活之中。
第三,从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出发,也亟待增加些必不可少文娱活动。人的健康包括心理和身体健康,人的各方面需求不仅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这才是人们最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灾区目前的特殊情况,给正常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增加了很大难度,群众精神生活匮乏,长此来往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所以,真诚地希望类似的娱乐活动多起来。
当然,充实灾区群众业余生活的方式很多,一场电影和一场晚会的时间和辐射面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妇联等单位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好各类活动,让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充实起来、精神生活真正丰富起来,尽快恢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编辑: 朱宗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