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专栏文集  >  王清
汶川恸悲犹在耳,又闻危房圈儿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8-06-10 10:37:41报料热线:81850000

  王清

  河南省泌阳县下碑寺乡罗庄小学幼儿班的34名孩子,一直在危房里上课。房顶一有响声,老师立即组织孩子撤出教室。(大河报6月3日)

  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双脚蹒跚着撤离教室的情景,可以想象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整天是怎样一种胆提心吊胆、踹揣不安的一种心境。汶川大地震已经瞬间夺去了那么多豆蔻的年华和如花的生命,难道那么多幼小亡灵的呜咽和哭泣,依旧唤不醒些许官员和有关部门麻木的神经以及飘零凋敝的责任意识?

  新闻报道里披露,这所教室始建于七十年代末期,现在房顶明显下陷,大梁被虫蛀了许多洞,破旧的教室门上横七竖八地钉着几个木板挡住窟窿,窗户上已经没有玻璃,墙体上多处有明显裂缝。在这种教室里上课,教师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被迫无奈的教师只好组织学生进行“救生演习”,一发现异常情况,便组织学生撤出教室,每学期撤离都达上百次之多。

  这种摇摇欲坠、随时有坍塌可能的危房,不要说是当作教室,就是在最困难的乡村,农民把它作为猪圈牛棚也不放心。而多年来,愣是在各级官员的眼皮底下,作为庇佑花朵的场所一存在就是几十年,而且直到现在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意思。不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么;不是说,“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么,这些响彻庙堂和山野的口号,怎么就在地震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如果当地政府真穷得无法盖起一所能够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学校,如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长期无法解决校舍危房问题,如果相关的官员对这种触目惊心的现象熟视无睹或者是束手无策,请用人民、执政党和法律的名义,解散这样的政府,拷问他们的不作为,追究官员的渎职罪。不要等到灾难真的再发生了,再去想到政府和官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传播知识的殿堂是应该是最圣神的,培育人才的场所应该是最坚固的,护佑花朵的摇篮应该是最安全的,而不是恰恰相反。在欧美国家,学校高质量的建筑常常是各种灾难的避难所;而在国内,学校竟成了许多孩子的葬身之地,这既有天灾的成分,更有人祸的“功劳”。像本例中的罗庄小学,要是有一天轰然倒塌,绝不能把罪过记在老天爷的头上。想想汶川地震中那些还在苦苦支撑的残柱断粱,可是学生们不愿倒下的骨骼?那在凄风苦雨中哗哗翻动的课本,可是孩子们在天国世界里读书的声音?遗迹里的每块砖、每块瓦、每粒砂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灵魂的依附。面对这些原本不该凋谢的花朵,灾区之外的各级政府和官员,更应该反思和警醒,谁能够说汶川的今天,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明天?

  国务院已经作出部署,对地震灾区所有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是危房的必须立即停用;需要加固后才能使用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这一部署虽然是专门针对地震灾区的,但其效用和影响,绝不应该局限于此。全国各地有必要闻风而动,对所有校舍建筑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和鉴定。各地有必要立即行动起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所有的校舍,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大楼、职工宿舍、辅助设施都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对安全问题作出评估和鉴定报告,尤其对防震能力进行认真认定,该报废的报废,能加固的加固,绝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全国各地像罗庄小学这样的危房,一天也不能够再存在下去了,请用生命的名义,立即拆除它们。

编辑: 朱宗建纠错:171964650@qq.com

汶川恸悲犹在耳,又闻危房圈儿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8-06-10 10:37:41

  王清

  河南省泌阳县下碑寺乡罗庄小学幼儿班的34名孩子,一直在危房里上课。房顶一有响声,老师立即组织孩子撤出教室。(大河报6月3日)

  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双脚蹒跚着撤离教室的情景,可以想象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整天是怎样一种胆提心吊胆、踹揣不安的一种心境。汶川大地震已经瞬间夺去了那么多豆蔻的年华和如花的生命,难道那么多幼小亡灵的呜咽和哭泣,依旧唤不醒些许官员和有关部门麻木的神经以及飘零凋敝的责任意识?

  新闻报道里披露,这所教室始建于七十年代末期,现在房顶明显下陷,大梁被虫蛀了许多洞,破旧的教室门上横七竖八地钉着几个木板挡住窟窿,窗户上已经没有玻璃,墙体上多处有明显裂缝。在这种教室里上课,教师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被迫无奈的教师只好组织学生进行“救生演习”,一发现异常情况,便组织学生撤出教室,每学期撤离都达上百次之多。

  这种摇摇欲坠、随时有坍塌可能的危房,不要说是当作教室,就是在最困难的乡村,农民把它作为猪圈牛棚也不放心。而多年来,愣是在各级官员的眼皮底下,作为庇佑花朵的场所一存在就是几十年,而且直到现在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意思。不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么;不是说,“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么,这些响彻庙堂和山野的口号,怎么就在地震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如果当地政府真穷得无法盖起一所能够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学校,如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长期无法解决校舍危房问题,如果相关的官员对这种触目惊心的现象熟视无睹或者是束手无策,请用人民、执政党和法律的名义,解散这样的政府,拷问他们的不作为,追究官员的渎职罪。不要等到灾难真的再发生了,再去想到政府和官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传播知识的殿堂是应该是最圣神的,培育人才的场所应该是最坚固的,护佑花朵的摇篮应该是最安全的,而不是恰恰相反。在欧美国家,学校高质量的建筑常常是各种灾难的避难所;而在国内,学校竟成了许多孩子的葬身之地,这既有天灾的成分,更有人祸的“功劳”。像本例中的罗庄小学,要是有一天轰然倒塌,绝不能把罪过记在老天爷的头上。想想汶川地震中那些还在苦苦支撑的残柱断粱,可是学生们不愿倒下的骨骼?那在凄风苦雨中哗哗翻动的课本,可是孩子们在天国世界里读书的声音?遗迹里的每块砖、每块瓦、每粒砂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灵魂的依附。面对这些原本不该凋谢的花朵,灾区之外的各级政府和官员,更应该反思和警醒,谁能够说汶川的今天,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明天?

  国务院已经作出部署,对地震灾区所有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是危房的必须立即停用;需要加固后才能使用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这一部署虽然是专门针对地震灾区的,但其效用和影响,绝不应该局限于此。全国各地有必要闻风而动,对所有校舍建筑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和鉴定。各地有必要立即行动起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所有的校舍,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大楼、职工宿舍、辅助设施都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对安全问题作出评估和鉴定报告,尤其对防震能力进行认真认定,该报废的报废,能加固的加固,绝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全国各地像罗庄小学这样的危房,一天也不能够再存在下去了,请用生命的名义,立即拆除它们。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朱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