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
交通信号灯失效,交通枢纽点不见交警,道路严重堵塞数小时,深圳市龙岗区这种情形在今后或有改观。6月18日龙岗区和市交警局启动“百日行动”以整治交通,副市长张思平及市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会部署,张思平以3公里路被堵3小时的亲身经历痛斥交通拥堵,并在会上向龙岗市民真诚致歉,要求全区大力整治交通问题。据悉,龙岗从即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将开展为期100天的“迎奥运,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动”。(6月19日《南方日报》)
市长工作面向众多市民,工作千头万绪,有些关系民生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将会动摇百姓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损害政府形象。体察民情,解决矛盾,是一名政府官员应尽的责任。因为自己亲身经历交通拥堵之苦,副市长向龙岗市民道歉,要求全区大力整治交通问题。这对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解决交通拥堵难题无疑是必要的,但笔者并不敢为之叫好。
从报道来看,龙岗交通不畅、秩序混乱的问题存在已久,许多市民都有意见。笔者不明白的是,既然问题由来已久。有关部门为什么不早日整治,实现长效管理,一定要以迎接奥运会为契机,市长亲自体验被堵3小时的尴尬以后才引起重视?张副市长与龙岗区领导肯定都不是第一“被堵者”。长期体验堵车之苦的普通市民肯定有怨言,他们不可能没有向有关部门投诉。市民的怨言与投诉为何就不能引起重视呢?百姓被堵可以拖,市长被堵,马上引起重视。依我看,领导的体验高于一切,本身就是一种官本位思想。看来,执法部门要真正做到以民生为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话说回来,奥运会不可能天天开,市长也不可能天天到龙岗体验堵车,更多的交通问题,还需要普通市民去发现,基层工作人员去整治。如果为了迎接奥运会召开,重视市长的意见,就一声令下,引发一次“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动”。这也会给市民留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印象。其实,良好的交通环境,光靠领导重视与集中整治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一套长效管理机制,需要执法者严格过细管理,需要每一名市民道德自觉。
而且笔者担心,为了迎接奥运会与回应市长批评而掀起的交通整治风暴,是一种运动式行政。当然,有关部门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在一段时期内整治效果可能会“立竿见影”。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有关部门满足于运动式行政、应景整治,整治风暴刮过之后,交通问题还会故态复萌,其他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因此,笔者认为,为迎接奥运与回应市长批评批评,掀起交通秩序整顿风暴,固然显示出一种姿态,但并不足喜,好戏应该在后头。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运动式整风模式,还可能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形象。只有通过建章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使交通秩序整治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抓好日常过细管理,并为之提供法律制度保障,营造“人人都是交通环境”的理念与氛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市民真正欢迎的。
编辑: 朱宗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