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今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招生工作已经陆续开展,可就在这时,一个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在某网站发出一个名为“爆笑高考作文——来自评卷一线(08广东卷)”的帖子,帖子中,详细罗列了经由其手批阅的今年参加高考的一些学生在作文中犯的错误,并加以麻辣点评,大有“乐不死人偿命”的架势。(7月8日《扬子晚报》)
“郭沫若拒绝美国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如果爱因斯坦止步于1000次的失败,还能发明出电灯吗?”实事求是的说,在高考这样一个重要场合,考生们出现如此常识性的错误,实在是令人遗憾。不过,这位高考阅卷老师的评点,也着实相当麻辣,请看他对于上述错误的点评:“郭沫若得意忘形,钱学森死不瞑目”;“十个考生里就有九个用爱迪生的例子,你是例外的那个”。
应该说,从这位阅卷教师的评点中不难看出他的幽默功底。不过,如此麻辣的腔调,恐怕也要让不少人觉着难以接受。毕竟,教师的职责本在于教书育人,学生出了错,教师更应觉得脸上无光才对,岂能反而抓住学生的错误当笑柄,甚至大加戏谑和调侃呢!
不过,在笔者看来,教师调侃学生的常识性错误,恐怕还需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学生犯错,不仅十分正常,更不可避免。不要说知识和阅历的准备尚不充分的学生,就是见多识广的成人,甚至是整日给学生纠错的教师,犯错恐怕也同样不可避免。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们同样可能因为疏忽大意或是确实无知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既然如此,学生们犯错,其实不必大惊小怪,即便是错得实在有些离谱,犯错的场合也实在太不恰当,也应得到理解,而不是嘲弄。其次,学生犯错,教师固然有责,但是面对学生犯错,沉默不语同样不该是教师应有的态度。指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加深印象,减少同样的错误在日后重犯,恰恰应是教师的责任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阅卷教师的点评还确实相当必要,甚至是一种负责的体现,至于他的表达方式是否妥当,固然可以商榷,但是幽默与风趣,还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咱都曾有过做学生的经历,相对于教师沉闷的解读,能够寓教于乐,不时来点戏谑与调侃的教师,恐怕更受学生欢迎,他的课也必定能够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学生本人恐怕未必会对教师不失幽默风趣的调侃心存芥蒂。
基于上述视点,对于教师对于高考考生所犯低级错误的略带“麻辣”的川味点评,吃惯淮扬菜的公众,其实也不必因为这个味道从没尝过,便大呼小叫。当然,对于炮制这桌“川味点评”的大厨,还需把握好火候,幽默调侃可以,但切莫随意嘲笑。
编辑: 吴金金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