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笔者接连采访了几家外向型企业,发现今年以来,有些企业举步维艰,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甚至出现了亏损;有的企业却继续稳步发展,销售和利润同步增长。面对当前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接踵而至的多重困难,真可以说是几家坦然几家愁。
分析这些“坦然”和“忧愁”的企业,有规律可循。出现亏损的企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多重作用下,大幅度提高的成本一下子挤光了本就少得可怜的利润。能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企业,一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有自己的定价权。比如,慈溪的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其主导产品塑料打火机,近年来出口单价年均涨幅超过8%,今年的涨幅更是接近10%,而且销量不断增加;宁海得力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文具出口,在去年调高价格5%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了12%。同样是价高量增。笔者在宁海的如意集团公司还看到了久违的一幕,俄罗斯客商正等着提取他们最新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重重困难并没有难倒有“实力”的企业,只是给一些粗放型的、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带来了危机。
改革开放30年,我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依靠我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优势,通过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发展起来的,它们大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只是别人的“加工厂”,以低成本、低价格获取低利润。然而,随着近年来土地、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这些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已逐渐消失,它们的优势自然也就遇到了挑战。
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从目前形势看,我国经济低成本发展的阶段行将过去,企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发展关口,这是经济向高一层次发展的必然。现在的困难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只是这次掺入了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因素,使一些企业更感到“阵痛”的剧烈。
既然目前的困难带有必然性,那么,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在“倒逼”中实现转型,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困难,对企业也许是一次机会:在被逼中转型,在调整中升级。当前,各级政府也在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给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相信宁波的企业一定能够发扬宁波人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闯过难关,在与困难的搏斗中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