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媒体视角
打响宁波品牌
稿源: 宁波日报   2008-08-05 12:54:05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宁波市政集团援建人员在剑阁县武连镇板房施工工地。(记者 胡建华 摄)

  郭 靖 王人扬

  “每个人都代表宁波形象。”这是宁波援建者的共识。

  “要干就要干得最出色。”这是宁波援建者的信念。

  在四川广元安置房援建中,他们发扬宁波干劲,创造宁波速度,拿出宁波质量,展示宁波创新,奉献宁波爱心,用汗水和智慧打响了宁波品牌。

  宁波速度

  宁波的安置房援建任务是全省最重的,总量约占全省的25%。

  宁波的安置房援建任务是全省最难的,剑阁县、青川县、元坝区、朝天区“两县两区”1300余套安置房分布在200多个施工点上,最小的一个点只有3套。

  宁波的安置房援建任务是全省最艰巨的,绝大多数施工点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有的点距指挥部300公里开外。

  但宁波建设安置房的速度却是全省最快的。

  5月下旬援建者抵达广元后,前方、后方昼夜高速运转。指挥有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才,选址有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施工有争分夺秒的拼命三郎。

  宁波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仓坝和修成坝安置点施工中,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两天两夜做好了1万多平方米安置房地坪。

  宁波住宅集团水电安装青年突击队周春生、邱达明、冯磊、董建军等13名队员为完成林镇几所学校的安置房,连续施工两个通宵。有的人实在太累,榔头还拿在手里,就靠着板房睡着了。

  7月20日,“一县两区”8450套安置房整体安置完毕,两天后全部移交,比国家限定的日期快了20天。8月2日,后期增加的青川县沙州镇、瓦砾乡、姚渡镇、营盘乡、孔溪乡、木鱼镇6个乡镇的安置房全部验收移交,乔庄镇及茶坝乡的安置房也将于8月7日验收验交。

  宁波质量

  “安置房虽是临时住所,但宁波人也要把它造得坚固耐用。”市建委主任虞银花说。

  宁波在全国率先引入了安置房质量监理体系,从全市抽调了6家监理企业,近50名监理人员,从材料验收、施工、安装、初验、终验、移交等各个层面执行安置房质量监管。

  指挥部还制订了质量普查制度,对所有已交付入住的安置房进行全面的质量回访,了解安置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缮解决。

  在材料运用上,不惜财力物力,市建委巡视员张坤华和市场处处长施德坚严把采购关,彩钢夹芯板和轻钢框架用的是优质钢材,门窗用的是国家名牌型材。工地一位负责人说:“我家里装修都没用这么好的材料。”

  沙州镇是宁波援建四川广元市最大的过渡房安置点,规划建设过渡安置房1850套,将安置5135人,1800多名学生在此读书。但这里地质条件差,雨季极易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和塌陷。为保障房屋安全,宁波援建青川指挥部副指挥长毛贡宇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做出了采用了“U”型钢板基础方案。

  青川县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青久江说,在已移交他们的安置房中,宁波人造的是最好、最安全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认为,宁波安置房建设水平全国一流。

  宁波干劲

  为了肩上的责任,为了心中的爱,宁波的1500多名援建者来到灾区,在余震不断、灰尘弥漫、蚊叮虫咬、天气炎热、几天不能洗澡的情况下奋战。

  平地少,他们见缝插针,尽量利用公路边、广场、操场和小块空地建房,哪怕只能容下几套,也大老远地赶去搭建;时间紧,他们一天当成两天用,每天要干14个小时以上,往往下午三四时吃午饭,晚上十时多吃晚饭;条件差,他们睡帐篷,斗高温,战阴雨,喝冷水,吃方便面,不少人患上急性肠胃炎、口腔溃疡、皮肤病,但从没有人叫苦叫累。

  一些偏远的安置点山道回环、路况复杂,材料运输非常困难,但宁波援建者没有退缩。大卡车进不去,就把材料搬到小皮卡上;小皮卡进不去,就用人力三轮车;人力三轮车也进不去的地方,援建队员就腰挂肩扛,蚂蚁搬家似地一点一点往里运。

  下寺村安置点紧靠清水江,材料只能靠江堤旁一条当地人踩出的小路运进去。一天夜里,货车到村口时,已是十一点多,江面漆黑一片,涨起的江水淹没了大部分路段。司机不敢再往里开,押车的宁波建设集团施工员陈磊急了。“村民大热天的还住帐篷,我们援建人员等开工也已等了两天,今晚材料无论如何要运进去。”说完,陈磊拿出手电筒,跃进齐腰深的江水,引导货车沿江边往里开。卸完货返回时,他再次跳入江中,为货车当“灯塔”。

  援建中,宁波施工企业的领导都在第一线,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年过五十的宁波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谭朝光和宁波建工集团副总经理郝强与施工队员一起住帐篷,顶烈日,跑山路,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炎炎夏日,援建者的衣衫每天都被汗水浸透。谁都知道下了雨会凉快点,可他们却都害怕下雨。“一下雨,工地就全是稀泥,队伍进不了场,我们干着急。”建工集团安装工人小叶道出了原因。

  宁波创新

  近20家施工、生产安装和监理企业在200多个施工点同时作业。常规的工程管理办法根本应付不了。怎么办?宁波援建指挥部的答案是:创新。

  在宁波援建广元剑阁现场指挥部,每天晚上8点半,就能拿到当天施工情况报表,板房进度、水电配套、验收移交情况一目了然,让接下去的工作安排更有针对性。

  这要得益于指挥部自行编制的统计软件。此前,统计全靠人力,报表最快也得次日凌晨才能出来。有了这套软件,数据输入后,鼠标轻轻一点就搞定。

  在工程管理中,指挥部还在全国安置房援建中率先引进了服务外包模式。市建委总工程师倪炜解释说,这种外包,就是委托监理公司进驻各建设点,把质量、进度、造价、合同、信息、安全和组织协调这些指挥部人员不擅长或没有精力管的具体事情都管起来。

  援建指挥部还把工程造价管理、审计人员请到施工现场,让他们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审核,随时签证,工程结束后,决算随之形成,马上审核。“一县两区”166个安置点,8450套板房7月22日前全部移交,25日全部完成决算审核,不留尾巴。这在全国援建工程中也绝无仅有。

  “在简简单单的安置房建设中变出‘花样’,也是宁波人创新的体现。”市建委党工委副书记史济权说。

  为给受灾群众一个温馨的家,指挥部推出了安置房区块氛围营造方案。在修城坝安置点,宁波建工集团造了混凝土主干道,加设了雨水沟,在卫生间加装了隔板、隔墙和更衣室,安装了多个喷头,在整个小区配置了24个灭火器、果壳箱、垃圾箱。在大仓坝,宁波建设集团设置了小区平面图、阅报栏、健身器、石凳石桌,摆上了2000盆盆花,还播种了绿化草坪。

  宁波爱心

  “对我来说,宁波原来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我以前并不知道宁波盛产什么,但现在我知道,宁波盛产爱心。”剑州中学学生刘秀兰在写给宁波援建者的感谢信中说。爱心,在援建之中,也在援建之外。

  救起下寺镇落水小女孩的是宁波援建者,把修城坝车祸重伤妇女背进急救病房的也是宁波援建者。和灾区学生结助学对子的是宁波援建者,在灾区高考点设爱心服务站的是宁波援建者,为灾区学校捐款捐物的也是宁波援建者。

  沙州镇安置点中学和小学紧邻白龙湖,老师们担心学生溺水。浙江欣捷建设公司、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各捐款6.1万元、3.9万元,在学校周边建了护栏。宁波建工集团董事长乌家瑜向红岩镇中心小学捐款2万元。新中源建设公司为张王中学捐款2万元,宁波华丰建设公司为元坝区黄龙乡小学、张家乡小学、丁家乡小学捐款2.6万元。

  市建委副主任应柏平带领全体援建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2.7万元,与剑阁的20名受灾致贫党员结成“2+1”帮扶对子,并每户捐助1000元。宁波雅格公司的9名安装工人搭完剑阁大桥村安置房后,将刚刚领到的4750元工资全部捐给当地灾民。这个公司的7名安装工人见汉阳中学条件艰苦,也每人捐了100元。1200台电扇,则是慈溪天鸿钢构公司送给灾区学校和医院的礼物。

  剑州中学高三9班李梦雪对宁波援建者说:“地震后,望着那无法接近的教室,我不知是否还有心情去迎接高考,迎接人生的又一次挑战。当我在迷茫的路口徘徊不前时,是你们用行动告诉我:灾难面前,我并不是一个人,我有成千上万宁波人民的爱。”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打响宁波品牌

稿源: 宁波日报 2008-08-05 12:54:05

图为宁波市政集团援建人员在剑阁县武连镇板房施工工地。(记者 胡建华 摄)

  郭 靖 王人扬

  “每个人都代表宁波形象。”这是宁波援建者的共识。

  “要干就要干得最出色。”这是宁波援建者的信念。

  在四川广元安置房援建中,他们发扬宁波干劲,创造宁波速度,拿出宁波质量,展示宁波创新,奉献宁波爱心,用汗水和智慧打响了宁波品牌。

  宁波速度

  宁波的安置房援建任务是全省最重的,总量约占全省的25%。

  宁波的安置房援建任务是全省最难的,剑阁县、青川县、元坝区、朝天区“两县两区”1300余套安置房分布在200多个施工点上,最小的一个点只有3套。

  宁波的安置房援建任务是全省最艰巨的,绝大多数施工点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有的点距指挥部300公里开外。

  但宁波建设安置房的速度却是全省最快的。

  5月下旬援建者抵达广元后,前方、后方昼夜高速运转。指挥有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才,选址有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施工有争分夺秒的拼命三郎。

  宁波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仓坝和修成坝安置点施工中,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两天两夜做好了1万多平方米安置房地坪。

  宁波住宅集团水电安装青年突击队周春生、邱达明、冯磊、董建军等13名队员为完成林镇几所学校的安置房,连续施工两个通宵。有的人实在太累,榔头还拿在手里,就靠着板房睡着了。

  7月20日,“一县两区”8450套安置房整体安置完毕,两天后全部移交,比国家限定的日期快了20天。8月2日,后期增加的青川县沙州镇、瓦砾乡、姚渡镇、营盘乡、孔溪乡、木鱼镇6个乡镇的安置房全部验收移交,乔庄镇及茶坝乡的安置房也将于8月7日验收验交。

  宁波质量

  “安置房虽是临时住所,但宁波人也要把它造得坚固耐用。”市建委主任虞银花说。

  宁波在全国率先引入了安置房质量监理体系,从全市抽调了6家监理企业,近50名监理人员,从材料验收、施工、安装、初验、终验、移交等各个层面执行安置房质量监管。

  指挥部还制订了质量普查制度,对所有已交付入住的安置房进行全面的质量回访,了解安置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缮解决。

  在材料运用上,不惜财力物力,市建委巡视员张坤华和市场处处长施德坚严把采购关,彩钢夹芯板和轻钢框架用的是优质钢材,门窗用的是国家名牌型材。工地一位负责人说:“我家里装修都没用这么好的材料。”

  沙州镇是宁波援建四川广元市最大的过渡房安置点,规划建设过渡安置房1850套,将安置5135人,1800多名学生在此读书。但这里地质条件差,雨季极易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和塌陷。为保障房屋安全,宁波援建青川指挥部副指挥长毛贡宇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做出了采用了“U”型钢板基础方案。

  青川县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青久江说,在已移交他们的安置房中,宁波人造的是最好、最安全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认为,宁波安置房建设水平全国一流。

  宁波干劲

  为了肩上的责任,为了心中的爱,宁波的1500多名援建者来到灾区,在余震不断、灰尘弥漫、蚊叮虫咬、天气炎热、几天不能洗澡的情况下奋战。

  平地少,他们见缝插针,尽量利用公路边、广场、操场和小块空地建房,哪怕只能容下几套,也大老远地赶去搭建;时间紧,他们一天当成两天用,每天要干14个小时以上,往往下午三四时吃午饭,晚上十时多吃晚饭;条件差,他们睡帐篷,斗高温,战阴雨,喝冷水,吃方便面,不少人患上急性肠胃炎、口腔溃疡、皮肤病,但从没有人叫苦叫累。

  一些偏远的安置点山道回环、路况复杂,材料运输非常困难,但宁波援建者没有退缩。大卡车进不去,就把材料搬到小皮卡上;小皮卡进不去,就用人力三轮车;人力三轮车也进不去的地方,援建队员就腰挂肩扛,蚂蚁搬家似地一点一点往里运。

  下寺村安置点紧靠清水江,材料只能靠江堤旁一条当地人踩出的小路运进去。一天夜里,货车到村口时,已是十一点多,江面漆黑一片,涨起的江水淹没了大部分路段。司机不敢再往里开,押车的宁波建设集团施工员陈磊急了。“村民大热天的还住帐篷,我们援建人员等开工也已等了两天,今晚材料无论如何要运进去。”说完,陈磊拿出手电筒,跃进齐腰深的江水,引导货车沿江边往里开。卸完货返回时,他再次跳入江中,为货车当“灯塔”。

  援建中,宁波施工企业的领导都在第一线,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年过五十的宁波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谭朝光和宁波建工集团副总经理郝强与施工队员一起住帐篷,顶烈日,跑山路,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炎炎夏日,援建者的衣衫每天都被汗水浸透。谁都知道下了雨会凉快点,可他们却都害怕下雨。“一下雨,工地就全是稀泥,队伍进不了场,我们干着急。”建工集团安装工人小叶道出了原因。

  宁波创新

  近20家施工、生产安装和监理企业在200多个施工点同时作业。常规的工程管理办法根本应付不了。怎么办?宁波援建指挥部的答案是:创新。

  在宁波援建广元剑阁现场指挥部,每天晚上8点半,就能拿到当天施工情况报表,板房进度、水电配套、验收移交情况一目了然,让接下去的工作安排更有针对性。

  这要得益于指挥部自行编制的统计软件。此前,统计全靠人力,报表最快也得次日凌晨才能出来。有了这套软件,数据输入后,鼠标轻轻一点就搞定。

  在工程管理中,指挥部还在全国安置房援建中率先引进了服务外包模式。市建委总工程师倪炜解释说,这种外包,就是委托监理公司进驻各建设点,把质量、进度、造价、合同、信息、安全和组织协调这些指挥部人员不擅长或没有精力管的具体事情都管起来。

  援建指挥部还把工程造价管理、审计人员请到施工现场,让他们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审核,随时签证,工程结束后,决算随之形成,马上审核。“一县两区”166个安置点,8450套板房7月22日前全部移交,25日全部完成决算审核,不留尾巴。这在全国援建工程中也绝无仅有。

  “在简简单单的安置房建设中变出‘花样’,也是宁波人创新的体现。”市建委党工委副书记史济权说。

  为给受灾群众一个温馨的家,指挥部推出了安置房区块氛围营造方案。在修城坝安置点,宁波建工集团造了混凝土主干道,加设了雨水沟,在卫生间加装了隔板、隔墙和更衣室,安装了多个喷头,在整个小区配置了24个灭火器、果壳箱、垃圾箱。在大仓坝,宁波建设集团设置了小区平面图、阅报栏、健身器、石凳石桌,摆上了2000盆盆花,还播种了绿化草坪。

  宁波爱心

  “对我来说,宁波原来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我以前并不知道宁波盛产什么,但现在我知道,宁波盛产爱心。”剑州中学学生刘秀兰在写给宁波援建者的感谢信中说。爱心,在援建之中,也在援建之外。

  救起下寺镇落水小女孩的是宁波援建者,把修城坝车祸重伤妇女背进急救病房的也是宁波援建者。和灾区学生结助学对子的是宁波援建者,在灾区高考点设爱心服务站的是宁波援建者,为灾区学校捐款捐物的也是宁波援建者。

  沙州镇安置点中学和小学紧邻白龙湖,老师们担心学生溺水。浙江欣捷建设公司、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各捐款6.1万元、3.9万元,在学校周边建了护栏。宁波建工集团董事长乌家瑜向红岩镇中心小学捐款2万元。新中源建设公司为张王中学捐款2万元,宁波华丰建设公司为元坝区黄龙乡小学、张家乡小学、丁家乡小学捐款2.6万元。

  市建委副主任应柏平带领全体援建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2.7万元,与剑阁的20名受灾致贫党员结成“2+1”帮扶对子,并每户捐助1000元。宁波雅格公司的9名安装工人搭完剑阁大桥村安置房后,将刚刚领到的4750元工资全部捐给当地灾民。这个公司的7名安装工人见汉阳中学条件艰苦,也每人捐了100元。1200台电扇,则是慈溪天鸿钢构公司送给灾区学校和医院的礼物。

  剑州中学高三9班李梦雪对宁波援建者说:“地震后,望着那无法接近的教室,我不知是否还有心情去迎接高考,迎接人生的又一次挑战。当我在迷茫的路口徘徊不前时,是你们用行动告诉我:灾难面前,我并不是一个人,我有成千上万宁波人民的爱。”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