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凭什么外地借读学生需要交学杂费?
稿源: 天一论坛   2008-08-31 14:59:33报料热线:81850000

  罗瑞明

  昨天,广州市教育局特意制作了《广州市教育收费公示表》,其中规定,新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将不再收取学杂费,但外地借读子女仍不能享受此优惠。(8月30日《新快报》)

  外来工是城市的补充,外来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话随处可以听到,但是真正要把他们当作本地人看,一视同仁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却不容易。外地借读生其实就是外来人员子女,虽说规定有十三类人员的子女和持《广东省居住证》有效期三年及以上人士的子女,可以免除学杂费,但那都是属于高新尖人才,属于特殊工种,而绝大多数外来工子女与此无缘。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是国家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不论是外来人员还是当地人员的子女都应该享受此待遇。如果将外来人员子女与本地人或者本地急需的人员的子女区别开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政策就不能完全彻底。

  外来人员从其它地方来到一个城市,他不是来享受,并非给城市增加负担,他们干着城市最苦最累的活,他们弥补了城市劳力资源不足,他们给企业带来效益,给城市增添了光彩,试想,如果那个城市离开了外来工,那情景将会怎样?也许有些工厂将停产,有些公交车将停开,有些房屋将停建,等等。外来工到了一个城市,衣食住行都在那消费,给当地带来了税利的增长,外来工并没有白吃白住,为什么他们的待遇就不一样,他们的子女上学也不同?

  外来工背井离乡,不少人拖儿带女,要维持生计比一般的人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说是城市中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资助。

  当然,广州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当地政府要拿出那么多钱来也不是个小数,但是外来工多,贡献也多,创造的效益也大,给外来工子女免学杂费不应当作为额外的开支,应该说是正正当当,理所当然。

  外来工的子女不能享受当地人的待遇,不仅仅是多出钱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有关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外来工的情绪。在关注外来工,维护外来工权益的语境下,反差如此之大,如此的不协调,令人不解。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0830/02/4KIG62SS0001124J.html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凭什么外地借读学生需要交学杂费?

稿源: 天一论坛 2008-08-31 14:59:33

  罗瑞明

  昨天,广州市教育局特意制作了《广州市教育收费公示表》,其中规定,新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将不再收取学杂费,但外地借读子女仍不能享受此优惠。(8月30日《新快报》)

  外来工是城市的补充,外来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话随处可以听到,但是真正要把他们当作本地人看,一视同仁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却不容易。外地借读生其实就是外来人员子女,虽说规定有十三类人员的子女和持《广东省居住证》有效期三年及以上人士的子女,可以免除学杂费,但那都是属于高新尖人才,属于特殊工种,而绝大多数外来工子女与此无缘。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是国家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不论是外来人员还是当地人员的子女都应该享受此待遇。如果将外来人员子女与本地人或者本地急需的人员的子女区别开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政策就不能完全彻底。

  外来人员从其它地方来到一个城市,他不是来享受,并非给城市增加负担,他们干着城市最苦最累的活,他们弥补了城市劳力资源不足,他们给企业带来效益,给城市增添了光彩,试想,如果那个城市离开了外来工,那情景将会怎样?也许有些工厂将停产,有些公交车将停开,有些房屋将停建,等等。外来工到了一个城市,衣食住行都在那消费,给当地带来了税利的增长,外来工并没有白吃白住,为什么他们的待遇就不一样,他们的子女上学也不同?

  外来工背井离乡,不少人拖儿带女,要维持生计比一般的人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说是城市中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资助。

  当然,广州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当地政府要拿出那么多钱来也不是个小数,但是外来工多,贡献也多,创造的效益也大,给外来工子女免学杂费不应当作为额外的开支,应该说是正正当当,理所当然。

  外来工的子女不能享受当地人的待遇,不仅仅是多出钱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有关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外来工的情绪。在关注外来工,维护外来工权益的语境下,反差如此之大,如此的不协调,令人不解。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0830/02/4KIG62SS0001124J.html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