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场
“什么酒啊,卖到好几千,这哪是喝酒啊,纯粹是喝钱啊!” 在一家超市的酒水专卖柜台前,虽然不时有人如此惊叹,但其生意依然很火。无论是老牌名酒,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白酒、红酒、黄酒,甚至啤酒,最近都使出浑身解数,争相“攀高附贵”,纷纷推出他们的高价酒。一时间市场、酒店中,众多酒类“集体高飞”。(9月1日《齐鲁晚报》)
天价这个噱头轮来轮去,今日终于轮到了高价酒的头上。华丽的名字、豪华的包装、高额的折扣、惊人的消费,一条高价酒的“链条”正在生长,异常繁荣。据权威数据显示,在我国普通城市居民和农民是白酒最大的消费群体,中低档白酒占市场的份额为70%,而高档白酒占30%。但因为高档酒丰厚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嫌贫爱富”。笔者以为,耗巨资打造高价酒,不论是出于炒作及利润,还是“周瑜打黄盖式”的双方行为,这终归是一种铺张浪费行为,都不能避开奢靡浪费的口实。这种与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背道而驰的行为,其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掉多少金钱、多少资源及多少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美好风俗,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亵渎了文化传承的固有理念,危害极大,后患无穷。
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非但要理念倡导、铭记在心,更要落实到扎实的行动中去。莫要以为打造高价酒事件只是单纯的企业行为,事实上,“所有的浪费都是对公共资源和公共财富的浪费”,所有的浪费都应当一概禁绝。值得深思的是,在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为什么为数千元的珍品酒这类极尽奢侈浪费之能事的活动却能频频登场?这其中除了主办者唯利是图外,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是否存在监管不严、制裁乏力的方面,是否存在政绩观偏颇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百姓呼吁,打广告造势,花大价钱进商场、酒店促销,然后卖给送礼的、公款消费的,这样的灰色链条让高价酒的暴利与腐败牵扯到一起,这个链条就该斩断,这样的风气就该杀一杀。
面对越来越多的高价酒,有人担忧,这股奢靡之风,到底忽悠了谁?据张裕公司的销售人员讲,“买高档酒水的顾客,基本都不是自己消费,他们最计较的是这些花了高价钱的酒看上去是不是尊贵。”人们更关注的是,高价酒如此走俏,到底谁在享用?事实告诉人们的则是“买酒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喝,喝酒的人大多都不用自己买”,难免令人生发颇多悱恻、无限感叹。酒之重要性已不在喝,而在送,酒已经从消费变成了礼品。
高价酒成为一种实质上的腐败道具,给行贿受贿披上了合理、华丽的节日外衣,使腐败问题得以猖獗横行,并逐渐走向公开、透明,加剧了腐败。而高价酒事实上已不再是酒,高价酒的大量涌现,远远超越了商业的界限,非但让酒变了质、走了味,在高消费的外衣下污浊着清朗的社会风尚,而其变相逃避国家对行贿受贿有效监管的异化凸现出的“腐败系数”,更是折射出腐败新动向,高价酒不言而喻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毋庸置疑,每一方责任主体决不能对腐败坐视不管、听之任之,如果任由高价酒锐不可当,无疑是对公平、公正的极大扼杀。因此,如果真的需要对高价酒引发的资源浪费进行治理的话,笔者建议采取从环保角度和税收角度加以规制,既给予生产商开展竞争、规避风险的空间,又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优于实行简单的封杀措施。因此,人人都应当睁大锐利的眼睛,发出正义的呼声,转变消费观念,坚决抵制各种各样的高价酒,遏止变相腐败的进程。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