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棠溪村道德庭的老人。(朱和风 摄)
海拔900米以上的余姚四明山镇棠溪村远离城市,但村民古道热肠、厚德载道。几年前,村里6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传承这份精神遗产,成立了一个模拟法院法庭的“道德庭”,调解村民的纠纷,使村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解决一些生活上碰到的“疑难杂症”。去年,央视《朝闻天下》新闻栏目上曾以“浙东山区有个道德庭”为题,播送了棠溪村道德庭促和谐、讲新风的事迹。
近日,记者来到棠溪村,采访了闻名遐迩的棠溪道德庭。
传承美德促和谐
棠溪村四面群山怀抱,树木郁葱,溪水潺潺。全村居民共有18个姓氏1476人,其中唐姓人家在这里已居住了1010年,占全村人口的87.4%。这里山势险要,与奉化、嵊州、上虞等地相连,属于余姚市最偏远的村宅之一。前几年,随着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淳朴的古风逐渐受到冲击,宁静的小山村变得骚动起来。
当时,从余姚某中学退休回家的唐训顺,看到一些村民为琐碎小事撕破脸皮打官司、小青年玩牌赌博等情况后,忧心忡忡。为传承山村邻里相望的优良传统,他和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合计,成立一个道德庭,负责调解邻里纠纷,并帮助村民回答一些法律问题。
2001年8月8日,棠溪村的道德庭成立了,镇司法所的卢涨荣所长给道德庭送来了有关法律文书。几位负责道德庭的老人在成立仪式上表态,旧时村里解决纠纷是“族长”说了算,后来是娘舅说了算,我们既然负起道德庭责任,就不做“族长”和“娘舅”,上为镇领导分忧,下为百姓群众排难,使棠溪村更加和谐。
解决矛盾在基层
道德庭成立后,唐训顺、唐贻庚等热心老人接手的第一个纠纷是肇始于1951年至今的一起亲戚间的房屋纠纷。道德庭的老人们察看了现场,发现两家分别将粪缸、猪舍建在对方的门口引发矛盾,而两家各执一词都将责任推给对方,谁也不愿先动手拆除。
看到这一幕,老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两家的祖上还是亲兄弟,半个多世纪的失和,竟生活在臭气弥漫的环境中。老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奔波调查,一次一次地召集当事人沟通了解。可山里人特有的执拗性格,使两家谁也不愿退一步。唐训顺对他们说,你们的祖上是一脉相连的亲兄弟,现在看到后代生活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中,如果黄泉有知,难以瞑目。经过多次教育,失和半个多世纪的两家重归于好。
棠溪村远离四明山镇和市区,以前村里发生农药毒死家猫、家犬伤人的事,村民认为村里处理不公正,就背着干粮赴镇、市上访。道德庭成立后,就专门管理起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村民洗衣洗菜常用溪水,可有时溪水上游人家洗马桶倒痰盂,下游的村民就赶去责问,言语不合时常发生纠纷。道德庭的“法官”们就挨家挨户宣传环保理念,使污染环境的事基本杜绝。
为民排忧是宗旨
棠溪道德庭成立7年多来,“立案”111起,调解108起,成功率达99%。现在,棠溪的道德庭已成为浙师大、宁波大学等省市高等学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毕业于我市某大学的马芳芳姑娘,多次赴棠溪村进行社会实践,留学日本后,她还多次来信向唐训顺汇报工作。而由杭州某高校考入江西师大研究生的黄立丰,还以棠溪村的道德庭经验作素材,完成了毕业论文。
以道德教育村民,弘扬民族文化,使棠溪村的道德庭如一朵不败的鲜花,盛开在人们的心中。70多年前离开棠溪远走福建的两名唐姓村民,从央视节目中得悉老家有个道德庭的消息后,耄耋之年的他俩写信给道德庭,希望能处置好老家祖传的老屋拥有权问题。唐训顺获悉后,自费奔派出所、司法所,咨询有关法律知识,最后终于圆满地将老屋的拥有权落实好。事后,远在福建的这对唐姓兄妹,写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称道德庭办事公道,信得过。
村里有些好心人劝“庭长”唐训顺:“老唐啊,你快70岁了,老伴患病眼也瞎了,你何必辛辛苦苦干这没有报酬的事,还不如回家抱抱孙子。”但老唐却抱定了宗旨:“我是一个入党多年的老党员,能够发挥余热为党和政府、村民排忧解难,值得!”
编辑: 胡晓云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