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根群
近期一些媒体对公车改革这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又进行了讨论。人民网在观点频道组织《网友热议:公车改革“风暴”再起,大势所趋!》的讨论。笔者就此发表看法,也算是参加讨论。近几年来,我国的公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主要症结和原因是:
一怕领导干部丢面子。因为现在公车的性能与过去不同了,它不但有使用功能,而且还有面子的功能,同时还是领导干部的职位象征。我国有明文规定:职务越高,所乘小轿车的造价就越高,排气量也就越大。老百姓一看轿车,就能知道来了多大的领导干部。可以说,公车改革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是一场“革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它改掉的不仅仅是拍卖公车和发公务交通补贴几个钱的问题,而是要改掉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以,一些领导干部对公车改革态度暧昧,或者千方百计阻挠和反对公车改革就毫不奇怪了?
二怕发放交通补贴引发新的矛盾和腐败。因为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没有专车可用,很多一般干部根本就没有公车。如果发放交通补贴,那就是上至领导干部下到中层和一般干部人人有份,一些领导干部的公务交通补贴几乎越过本人的工资额,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变相发工资,难怪老百姓有意见。担心形成新的矛盾和腐败不无道理。
三怕司机不好安排和引发不安定因素。一些领导干部不忍心改掉为自己服务多年司机的饭碗,还有个别的领导干部与其司机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利害关系,所以他们最害怕公车改革。
四怕拍卖公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担心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现在的党政机关都有一个车队,机关越大车辆越多,造价越高。如果拍卖公车操作不好,就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
所以我国公车改革的前景不容乐观,现在大多数地方对公车改革的态度和做法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往往是下改上不改、你改我不改,大都在等待观望。近几年公车改革的地方大都局限在一些乡镇和部分县市党政机关及有关事业单位,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实行公车改革的很少,这种公车改革的状况怎不令人担忧?
近几年来,我国的公车改革之所以停滞不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误入了“拍卖公车”、“司机下岗”和“发放交通补贴”的歧途。只要我们能改变思路,就能找到一个既能达到公车改革目的又不伤筋动骨的车改方案。不要一说公车改革就盲目拍卖公车、司机下岗和发放交通补贴。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公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公车改革的目的主要是,按照规定合理为公务员购置和配备车辆,保证公务用车,这是其一。加强对公车的维修和管理,堵塞修车中的漏洞,这是其二。杜绝“公车私用”和“公车滥用”这是其三。只要我们能做到以上三点,就说明我们的公车改革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其实做到以上三点并不难,就看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否出于公心,求真务实、敢动真格的,能否带头学习德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机关公私分明的用车制度,无论是国家的总理还是其它公务员,公务用车不付费,公车私用自己掏腰包。德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总理和公务员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如果对公私分明这一点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做不到,谈何执政能力?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在三年前的公车改革就突破了“拍卖公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模式,规避了公车改革的难点和风险,为我国的公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国情又顺应民意的新路子。但是,近年来很少有涵江区公车改革的最新报道,更没有参照涵江区的基本做法进行比较彻底的公车改革的报道,这也从一个方面有力地说明了公车改革的艰巨性。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