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新员工进公司,老总亲自培训,要求员工洗马桶,直到敢于喝下一杯自己洗干净的马桶中的水才算合格。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不错!日本内阁大臣野田内子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正是凭着喝下马桶水的精神,她从一名酒店白领当上了日本内阁大臣。如今,这种近乎苛刻的训练方式却在南京一家玉器公司真实上演,老总每次也会亲自示范一遍,旨在培养员工注重细节和坚韧吃苦。(《华商报》9月24日)
诚然,日本内阁大臣野田内子正是凭着喝下马桶水的精神,从一名酒店白领当上了日本内阁大臣。不过,适合于野田内子的“喝马桶水”精神,却未必就能照搬照抄,甚至放之四海而皆准。尤其是当“喝马桶水”被当作企业入职培训的项目,并由企业老总亲自抄刀示范时,如此“苛刻培训”,未免有些“东施效颦”的意味。
现如今,员工培训确实日益得到企业的重视,要说这本该是一件好事,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培训,不仅有助于员工技能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员工获益于培训,具备越来越多的附加值时,企业当然也会从中高附加值的员工身上受益。不过,既然是为了让新员工尽早融入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当然应该更多的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员工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组织培训、安排课程才是。然而,当企业培训日渐走上“苛刻”甚至“变态”之路时,与其说是走入正轨,倒不如说在步入歧途。一方面,指望依靠苛刻与变态培训一朝炼就员工的坚韧意志,本就是一种对于人性认识的误区;另一方面,当苛刻培训成为一种强制时,更是对员工尊严的漠视,如此企业当然不可能真正意义上获得员工的认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家玉器公司不去培训玉器的相关知识,反而拿“洗马桶、喝马桶水”作为培训内容,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或许在公司老总眼中,“喝马桶水”意味着对于员工意志的培养,殊不知,如此强制式的入职培训非但不可能磨炼意志,更不能依据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事实上,员工即便勉为其难的“畅饮马桶水”,也不过是为了通过培训,保住职位罢了,而与意志坚韧之类的品格毫无关系。
基于上述视点,员工培训还请多些务实,少些出格与搞怪。切莫让偏离培训宗旨的“苛刻培训”起到适得其反的副作用。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