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
结合《决定》,《21世纪经济报道》多名记者再次深入一线,详细调查各地具有标本意义的农村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经验、新困惑。首先将三十年前轰轰烈烈打响农村改革第一枪的安徽小岗村作为系列报道的起点。可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些问题,凤阳小岗村为形象工程所累,村委会也是赔本赚吆喝。(10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要说这次记者的采访也是实事求是,更是揭露了一些问题,寻找出了原因,要不是记者将此事能原原本本的报道出来,或许我们的一些决策者还在瞎子摸象。
其实土地政策是个好政策,补贴也是好补贴,可这些补贴却被异化被变味。当然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是就此提出了农村改革的方向,让土地流转,发挥集约式经营方式,让摞荒抛荒的土地重新发挥作用,发挥价值,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同时要让土地发挥更大更好的价值。通过土地流转,有让农民受益得实惠。
那么小岗村拿钱出租土地,给承包户时又不用钱,然后每个棚还有补贴。而建大棚等钱不够的话可以有贴息贷款,等卖了蘑菇再还贷款。当然这样不错的经营方式,就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更好的体现,可是承包人向上级申报的大棚数,和实际经营的并不一致。就是“申报几个棚,拿到补贴后,到时候实际上只种其中一小部分大棚,这样就可以赚很多钱。”一位村民说,“比如有5个棚,就有25000块的收入,到时候就只做3个棚。”
如是这样,真有点“辛辛苦苦三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这就是欺上埋下,将骗取党的政策的一种行为,将一些补贴骗得自己的腰包鼓了,可是对土地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不尊。土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那么我们要利用好它,经营好它,将党的阳光和政策普照大地。
或许这些经营者要是如实经营,就会培本,那么其可就想出了歪点子,骗上骗下。可作为村委会,其实面对此事不应该等待,更不应该束手无策,不能为了形象工程而不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而是要学好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场经济知识,农村问题不能再走老路,而要开辟新路子,走市场经济大道。那么就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和宏观调控的两只手,通过竞争或者招商引资等方式,发挥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将土地交给会经营善管理,并能真正能利用好土地的经营能手,而不是将土地当作形象利用变了味的方式租给经营者,这样为了一个形象,为了面子,却挣不回土地政策的面子,只能让土地没有被利用好而报答不善于经营者。
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的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也注定将把中国的农村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那么,在这个新的里程和长征中,如何在影响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通过改革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思考探索,并要吸取教训和经验,发挥土地的最大化效益,让三农问题真正成为党和政策关注的重要的同时,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不能用异化的方式让农村改革变了味。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