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网 |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
相关链接:
◎ | 岑港镇:舟山跨海大桥畔的明珠 |
◎ | 西堠门大桥: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 |
◎ | 金塘大桥:位于外海的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 |
◎ | 宁波舟山两地即将迈入“大桥时代” |
中国宁波网11月18日讯(记者陈章升 周维强 镇海新闻网记者崔春天 潘铭)西堠门大桥是继金塘大桥之后宁波往舟山方向的第二座跨海大桥,也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特大跨海桥。项目全长5.452公里,大桥长2.588公里,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连接册子岛和金塘岛,主跨1650米,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跨径世界第二、国内第一特大桥梁,设计通航等级3万吨,通航净高49.5米,净宽630米。
大桥创下的“第一”举不胜举
跨径世界第二、国内第一特大桥梁;世界抗风稳定性要求最高的桥梁之一;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世界第一座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中国最长主缆,首创主缆索股水平成圈放索工艺;中国长度最长、直径最大、强度最高的钢丝绳吊索;中国第一次采用直升机牵引先导索过海,同时首次实现了先导索过海不封航作业;大桥索塔塔身高211.286米,为国内悬索桥第一高塔……西堠门大桥创下的“第一”举不胜举。
据了解,西堠门大桥新型分体式钢箱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2008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西堠门大桥主缆长度和材料强度两项技术指标均为国内第一,并首次实现大跨径悬索桥主缆钢丝的国产化。
大桥建设中的难忘故事2006年8月1日,西堠门大桥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一举写下了两项纪录:首次采用直升机牵引先导索过海,首次成功地在未封航的条件下实施先导索过海。当天,在西堠门大桥的南北索塔之间,数百位大桥建设者与国内桥梁专家一起历史性地见证了国内桥梁建设史上首次直升机牵引先导索过海,见证了碧海蓝天间“飞针走线”的壮举。
走南闯北,风餐露宿,工程在哪里,家就安在哪里。这就是大桥建设者的鲜明写照。西堠门大桥的北索塔建在老虎山岛上。老虎山,是座只有0.02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小岛,在这座小岛上,四川路桥的建桥工人们建起了211米高的索塔。为了建设这座索塔,工人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建设初期,岛上杂草丛生,乱石嶙峋,没有水电,没有依身之所,工人不得不住在海蚀洞或睡在帐篷里,吃喝全靠陆上运送。一些从内陆来的工人不习惯海岛潮湿的气候,冬天冻坏了关节。更难熬的是夏天,老虎山没有遮风避晒之处,一天下来,背上晒伤的皮肤片片脱落,慢慢结痂,然后再晒伤,汗水一淌,钻心地痛。工人们说:那个夏天,他们每天不得不趴着睡。
数九寒天,在离海平面最高200多米的高空且是在尚未架设箱梁的锚道上作业,工人们经历的是另一番艰辛与不易。地面上感觉风平浪静、风和日丽,可坐上电梯进入2800多米长的锚道,身穿三件毛衣还是冷;走几步,像在云中飘,重心不稳,体力耗费很大。普通人空手走一段也会腿软脚酸,作业工人们的难度可想而知。锚道上下不便,工人们的饭菜是靠船和吊车送上去的,拿到手里有点温热,冷风一吹就冰凉了,此时,动口一定要快,稍一闪失,饭盒就有可能被吹进海里……从寒冷到酷热,工人们在极端天气中,经受着一个又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如今,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两座大桥如同两座丰碑,矗立在东海,也屹立在建桥人的心中。在这些钢筋混凝土之中,渗透着他们无数的酸甜苦辣,凝聚了他们太多的辛劳与喜悦。一对年轻人因工期与婚期不能两全,他们就把婚礼设在大桥举行,三代路桥人、上阵父子兵,一个项目中传颂着父亲、儿子、媳妇齐上阵的感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