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区化,受益最大的是孩子们。章晓晓是智力三级残疾,家长一度对孩子放弃了希望。来到学校后,老师先从生活常识开始教起,教晓晓怎样认钱、存钱,又带到超市认识商品及价格,甚至教他怎么做饭。几年下来,让晓晓家长惊喜的是,孩子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回家后会自己整理房间,帮大人做家务,跟大人一起看报纸、讲故事、外出旅游,还时不时会用成语表达感想:“我会尽力而为”,“我要助人为乐”。“刘校长,是你们让我的孩子活出了人的尊严,是你们让我们家再一次充满了希望。”一位姓张的家长几乎是哭着向刘佳芬道谢。
宁波女校长站上了国际学术论坛
2010年9月18—20日,日本特殊教育学会第48次大会在长崎大学召开,来自中、日、韩的特殊教育研究部2000人参加了会议。刘佳芬应邀出席。论坛上,刘佳芬作了题为《弱智学校的课堂教学社区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发言,不想引来了热烈的掌声和不小的哄动。筑波大学园山繁树教授连连感慨道:“想不到中国政府在特殊教育社区化领域做得这么好!”“日本做不到的事情,竟然在中国做到了,还做得这么好!”
因为刘佳芬的这次发言,国际上很多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开始知道中国宁波有个达敏学校,那是个融合教育开展得很不错的学校,而且这么一个小小的学校,在13年期间居然编写了44本特殊教育教材,而且其中三套教材24本还被浙江省定为省地方特殊教育教材。他们中很多人很想有一天能来中国看看这个学校。也因为刘佳芬,今年6月22日,融合教育国际论坛由史以来第一次在宁波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0余位融合教育领域的专家与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北师大、华师大等专家教授同台论道,他们还来到达敏学校现场观摩。
在和义大道的一个大超市,几名学生正在买蔬菜,挑蔬菜,看价格,付钱,拿回找钱。孩子们一个个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几名专家悄悄地跟在后面看着,一边看一边点头微笑。不想其中的陈涛华同学一把拉住其中一位英国专家,举着手中的蔬菜告诉这位专家说,这棵蔬菜叫什么,多少钱买的,他给了多少钱,服务员找给他多少钱……直听得这位专家竖起大拇指:做得好!做得好!而在另一边的比萨店,两名学生正在临时充当服务员,“您好,这是您点的比萨,请慢用!”一位专家笑着说,相信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后,完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达敏学校拥有一个超强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的课堂搬到了超市、药房、银行……拥有无数的义工教师,而且,社区内所有的资源都是他们的教学资源。实地考察期间,中外专家们不时地向校长刘佳芬竖起大拇指。可令这些中外专家们惊讶的是,这个女校长居然还将关爱的目光投向了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在她的支持帮助下,海曙区已在10所普通中小学建起了支持性教育资源教室,每个学校配教师,与原来的心理辅导老师业务交叉,对有需求的任何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全面辅导。
在“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中,让智障人士融入社会,实现社区融合的理念已为多数人接受。但在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汪海萍教授看来,真正去做的并不多,能够做到、做好的更少。“达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受教者权益的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对丰富世界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非常大的贡献。”她说。
专家有专家的看法,但刘佳芬的想法却很简单。看着一个个学生学会了吃饭,学会了过马路,学会了上医院、逛超市,甚至越来越多的学生还找到了工作,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她满意地笑了。她说:“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
宁波日报记者 陈 敏
编辑: 刘夏妍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