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大学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获佳绩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2-31 13:31:42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宁波大学学子喜获佳绩,报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宁大以总分210、全国第41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联合发起高校行列,实现了学校“挑战杯”竞赛的历史性突破。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在清华大学举办至今,宁大学子课外科技创新热潮高涨,一次又一次在大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挑战杯”,我们到底要挑战什么呢?

  挑战自信

  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当宁大在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获佳绩的消息传到宁大时,全校师生欢欣鼓舞。第十二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宁波大学的刘娅婷同学兴奋地说:“‘挑战杯’大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用自信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参加比赛前,我觉得,自己要参加挑战杯比赛并获全国大奖,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事情,甚至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然而,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成功。因此,经过这次锻炼后,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敢想敢做,只要有自信,每位同学都可能获得成功。”  

  挑战热点

  选题具有时代性

  要参加“桃战杯”比赛,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学术科技作品,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选题。那么,宁大的选手们的是如何巧选课题的呢?

  “我们的项目课题是从调查研究中挖掘出来的!”潘程晨、陈丽丹、俞莹莹、刘娅婷、商海锋、朱焕焕、向钰洁、叶一栋等同学这样告诉记者。潘程晨等同学在商学院赵丙奇、俞立平等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标会:标出了什么?会了谁?向何方?——基于浙江温台地区165个标会1464个参会人员的分析》的作品,获得了这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原来,这个课题选取的是当今时事热点——民间金融中的标会问题。这个小组的同学在标会活动频繁的浙江温岭、椒江、路桥、临海、玉环、苍南和乐清等地展开调研,共发放1800份问卷,回收1635份问卷,涉及165个标会、4264个涉会人次,累计18.37亿标会金额。

  由于问题敏感,涉及面广,同学们的调查中,一度受到阻挠,但同学们依靠勇敢和智慧,获得到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及图片等材料,并写出了一份调研报告,从分析标会存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出发,揭示标会的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比较标会与正规金融之间的优劣势,提出对标会进行现代改造的可能措施,为政府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供思路,也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提供突破点。

  这个项目此前已获得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挑战焦点

  项目紧扣环保主题

  时下,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灾难,中国又是汞重污染的地区。能不能采用一种更加灵敏、准确、简单、快速、价廉的现场检测方法,让人们远离汞污染源呢?宁大的学子们凭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始寻找这种方法,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杨飞、李敏同学是宁波大学材化学院的学生,他们在郭智勇、王邃等老师指导下,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汞离子检测试纸条。这种试纸条与在传统的实验室试纸条相比,灵敏度更高,且能应用于生产实际。与传统的仪器检测相比,能更加快速、简便、灵敏地完成对Hg2+的现场检测。

  他们完成挑战杯作品——《超高灵敏度汞离子检测试纸条》,获得了这次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目前,项目已经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得受理,此前,获得了省级“挑战杯”竞赛特等奖。

  挑战难点

  攻关毒品成瘾治疗办法

  毒品成瘾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宁大“挑战杯”项目课题组的学生,在对寻求治疗的冰毒依赖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人患多种精神疾病的比例可高达 20~30%。因此,同学们以冰毒依赖和精神共患疾病为契合点,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跟踪,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经过整理后,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发表论文2篇。

  浙江戒毒治疗研究中心周文华教授认为:这个项目具有较大的科研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能促进我省禁毒工作和公共卫生事业。该项目获得了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挑战未来

  创新有效运行机制

  宁波大学在“挑战杯”大赛中,为什么能一年更比一年强?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宁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目前宁大正在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为了让每个同学能够玩转“挑战杯”,宁波大学打造了多条创新实践通道。如低年级学生可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构想,学校对于实现性强的优秀作品,给予资助,使其成为“挑战杯”竞赛的孵化作品;依托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扩充“挑战杯”竞赛作品的种子库,这一计划每年学校资助金额30万,立项近600项,能够覆盖到全校各个学院的近5000名学生。

  让社会实践成为“挑战杯”竞赛的重要环节,每年的社会实践中,均成立“挑战杯”创新创业服务团,每年组成小分队300多支,参与人数超过2000,学生带着自己的课题、成果,走进社会、工厂、田间,检验自己成果的同时,更加了解社会现实需要,提高作品的实用性。

  挑战自我

  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加“挑战杯”比赛,让宁大的师生双双受益。经历过“挑战杯”竞赛的同学纷纷表示,在参赛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许多指导教师表示,通过参加“挑战杯”竞赛,自己指导的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创新思维,懂得了科学方法,并且个人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他们很愿意继续指导“挑战杯”竞赛。

  宁波大学在“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下,推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举措——《宁波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将“挑战杯”竞赛纳入了该计划,使其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展示平台。

  据了解,去年一年,宁波大学参与“挑战杯”竞赛的作品数为209件,涉及科研成果超过270项;参赛人数1062人,指导教师近300人。

  随着“挑战杯”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参与面不断增大,师生参与度不断提高,近三年,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1项、三等奖3项,全省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3项的好成绩。

 东南商报 记者 毛信意 通讯员 张芝萍 周青 王静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大学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获佳绩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2-31 13:31:42

  中国宁波网讯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宁波大学学子喜获佳绩,报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宁大以总分210、全国第41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联合发起高校行列,实现了学校“挑战杯”竞赛的历史性突破。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在清华大学举办至今,宁大学子课外科技创新热潮高涨,一次又一次在大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挑战杯”,我们到底要挑战什么呢?

  挑战自信

  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当宁大在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获佳绩的消息传到宁大时,全校师生欢欣鼓舞。第十二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宁波大学的刘娅婷同学兴奋地说:“‘挑战杯’大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用自信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参加比赛前,我觉得,自己要参加挑战杯比赛并获全国大奖,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事情,甚至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然而,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成功。因此,经过这次锻炼后,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敢想敢做,只要有自信,每位同学都可能获得成功。”  

  挑战热点

  选题具有时代性

  要参加“桃战杯”比赛,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学术科技作品,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选题。那么,宁大的选手们的是如何巧选课题的呢?

  “我们的项目课题是从调查研究中挖掘出来的!”潘程晨、陈丽丹、俞莹莹、刘娅婷、商海锋、朱焕焕、向钰洁、叶一栋等同学这样告诉记者。潘程晨等同学在商学院赵丙奇、俞立平等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标会:标出了什么?会了谁?向何方?——基于浙江温台地区165个标会1464个参会人员的分析》的作品,获得了这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原来,这个课题选取的是当今时事热点——民间金融中的标会问题。这个小组的同学在标会活动频繁的浙江温岭、椒江、路桥、临海、玉环、苍南和乐清等地展开调研,共发放1800份问卷,回收1635份问卷,涉及165个标会、4264个涉会人次,累计18.37亿标会金额。

  由于问题敏感,涉及面广,同学们的调查中,一度受到阻挠,但同学们依靠勇敢和智慧,获得到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及图片等材料,并写出了一份调研报告,从分析标会存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出发,揭示标会的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比较标会与正规金融之间的优劣势,提出对标会进行现代改造的可能措施,为政府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供思路,也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提供突破点。

  这个项目此前已获得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挑战焦点

  项目紧扣环保主题

  时下,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灾难,中国又是汞重污染的地区。能不能采用一种更加灵敏、准确、简单、快速、价廉的现场检测方法,让人们远离汞污染源呢?宁大的学子们凭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始寻找这种方法,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杨飞、李敏同学是宁波大学材化学院的学生,他们在郭智勇、王邃等老师指导下,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汞离子检测试纸条。这种试纸条与在传统的实验室试纸条相比,灵敏度更高,且能应用于生产实际。与传统的仪器检测相比,能更加快速、简便、灵敏地完成对Hg2+的现场检测。

  他们完成挑战杯作品——《超高灵敏度汞离子检测试纸条》,获得了这次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目前,项目已经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得受理,此前,获得了省级“挑战杯”竞赛特等奖。

  挑战难点

  攻关毒品成瘾治疗办法

  毒品成瘾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宁大“挑战杯”项目课题组的学生,在对寻求治疗的冰毒依赖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人患多种精神疾病的比例可高达 20~30%。因此,同学们以冰毒依赖和精神共患疾病为契合点,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跟踪,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经过整理后,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发表论文2篇。

  浙江戒毒治疗研究中心周文华教授认为:这个项目具有较大的科研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能促进我省禁毒工作和公共卫生事业。该项目获得了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挑战未来

  创新有效运行机制

  宁波大学在“挑战杯”大赛中,为什么能一年更比一年强?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宁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目前宁大正在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为了让每个同学能够玩转“挑战杯”,宁波大学打造了多条创新实践通道。如低年级学生可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构想,学校对于实现性强的优秀作品,给予资助,使其成为“挑战杯”竞赛的孵化作品;依托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扩充“挑战杯”竞赛作品的种子库,这一计划每年学校资助金额30万,立项近600项,能够覆盖到全校各个学院的近5000名学生。

  让社会实践成为“挑战杯”竞赛的重要环节,每年的社会实践中,均成立“挑战杯”创新创业服务团,每年组成小分队300多支,参与人数超过2000,学生带着自己的课题、成果,走进社会、工厂、田间,检验自己成果的同时,更加了解社会现实需要,提高作品的实用性。

  挑战自我

  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加“挑战杯”比赛,让宁大的师生双双受益。经历过“挑战杯”竞赛的同学纷纷表示,在参赛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许多指导教师表示,通过参加“挑战杯”竞赛,自己指导的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创新思维,懂得了科学方法,并且个人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他们很愿意继续指导“挑战杯”竞赛。

  宁波大学在“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下,推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举措——《宁波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将“挑战杯”竞赛纳入了该计划,使其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展示平台。

  据了解,去年一年,宁波大学参与“挑战杯”竞赛的作品数为209件,涉及科研成果超过270项;参赛人数1062人,指导教师近300人。

  随着“挑战杯”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参与面不断增大,师生参与度不断提高,近三年,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1项、三等奖3项,全省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3项的好成绩。

 东南商报 记者 毛信意 通讯员 张芝萍 周青 王静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