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1-04 09:30:57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天一阁古琴雅集

送戏下乡

  文化发展目标:公共文化服务力强。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民生持续改善,全市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文化是民生之魂。刘云山同志指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当前宁波人均生产总值正由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宁波已经进入由宽裕型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和诉求日益迫切。

  把发展文化民生、打造文化服务力放在与就业、教育、卫生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文化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归宿感和安定感,正是宁波实行“六个加快”发展战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就如《决定》所说,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十一五”期间,宁波基本解决了公共文化建设基层网络覆盖、文化设施布局等问题,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连续三年的调查显示,宁波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72.9分,提高到2010年的84.6分。

  “但与建设‘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大市’目标相比,宁波的公共文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宁波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方东华说,具体表现在:

  公共文化投入规模仍需加大,投入方式有待丰富。宁波近年来对文化的投入总量逐年增长,但与财政和基建投资规模增长相比,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仍然较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支撑依然不足。

  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平衡,利用率和运行状况欠佳。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尤其中心城区与县(市)之间不平衡,新老城区及社区之间不平衡。同时,由于管理和配套措施滞后,部分已建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

  公共文化供需沟通不足,影响公众参与度。公众的文化服务需求未能顺畅、完整表达,导致供给与需求存在部分脱节和错位现象。

  “这些不足也正是宁波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拓展的空间所在。”方东华说,“按照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宁波的公共文化建设应着眼于转型、整合、创新和提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大转型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型

  “十二五”时期,宁波将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进入从注重总体发展向注重均衡发展,从注重提高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向更加注重实现社会发展公平性和均等化,从注重经济领域改革向更加注重公共服务领域改革转变的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公共文化建设同步提质转型。《决定》对“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具体的部署。这就意味着:以全面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为目标,找准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扩大和改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将成为未来文化民生建设的突出任务。

  “下一阶段公共文化建设的总方向,是在原有基础上由数量积累转变为质量提升。”方东华说,这种质变主要落实在三大转型上。

  一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从侧重农村转向惠及城乡居民的转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薄弱,较多强调把重心偏向农村,而目前基层设施和各类活动已初步铺开,加之伴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进程,接下来一个时期要逐步转为强调城乡联动和惠及全民。

  二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机制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主要强调文化部门积极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对群众需求把握相对不足。目前已有一定实践经验,下一步将在收集对前一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调整改善服务的类型和质量。

  三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从追求门类齐全向“普及提高、多元发展”的转型。在普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供更多高质量和个性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重视提供多样化普及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又重视适度供给提高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文化精品和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公众文化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质。

  五大统筹

  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成果人人共享

  “十二五”时期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全面形成设备先进、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决定》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让全市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要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成果人人共享,必须遵循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多样性五大原则。同时,要求我们统筹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五大关系,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东华指出。

  有形与无形的统筹。既要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由政府主导,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基本文化服务、丰富内容创作生产、组织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等,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来推进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文化活动开展等。

  一元与多元的统筹。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发展文化民生既要坚持文化的先进性,以一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又要重视文化的普及性,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改革与发展的统筹。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民生。

  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统筹。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努力提供优质、优惠或免费的文化服务,同时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和支持经营性文化产业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乡平衡区域平衡与群体平衡的统筹。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配置文化资源、建设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需求,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在政策、投入上要向基础薄弱的地区倾斜,特别要关注农村、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文化需求。

  四大创新

  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当前,动力不足、活力不足依然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思路的开拓、观念的突破、机制的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

  “全面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进一步深化四大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机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进一步创新文化产品市场机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机制。”方东华说。

  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扩大公共文化投入渠道,拓展公共文化投入主体,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投入机制,促进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

  完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计划,建成宁波文化广场、港口文化博物馆、十里红妆博物馆等,改建宁波市艺术剧院(凤凰剧场),完成天一阁博物馆陈列改造、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整体提升工程等;推进“三江六岸”提升工程;完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

  抓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城乡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书香宁波”,实现市、县、街道(社区)三级“一卡通”,开发网上图书馆、网上艺术馆、网上博物馆、网上教室等基层文化服务平台。

  力争到“十二五”末,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基层文化宫覆盖率达到90%。

  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就是要优化资源整合,拓展市场眼光,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文化服务的方法与手段。

  深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模式,继续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在群众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运营、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等领域,积极采用集中采购、委托经营、付费补助、项目承包等方式。

  强化新媒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信息传递和意见沟通作用。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和微博发布文化活动信息,建立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主要文化设施的官方微博与公众交流沟通。

  探索公共文化供需通道,变单向传递信息为双向互动沟通,改变自上而下“派送”公共文化的方式,真正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建立、健全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分析机制,建立第三方参与的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和质量监督公正客观。

  进一步创新文化产品市场机制,就是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扶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形成公共文化建设多元化主体格局。

  着力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巩固提高,适时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重点新闻网站改革、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体制的活力。

  以文化发展“1235”工程为抓手,通过重大产业项目带动面上发展,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辐射力;鼓励通过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和范围,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托管制、特许经营制和项目招标竞争机制。在保持政府宏观管理公共文化的同时,发挥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促进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团体、文化行业协会及海外文化机构等社会团体的培育与发展;进一步探索政府文化采购的种类、管理方式,形成公益性文化项目的社会联动机制。

  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机制,就是要完善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兼顾高端与大众,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方面要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基层文化品牌。全面推广“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继续组织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全民读书月”、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电影节等活动;深入推动农村“种文化”活动,创新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形式;推动公益性文化场馆从硬件建设转向提升软件质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最大限度地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另一方面要创新文艺精品创作机制,推动文化精品创作取得突破。吸纳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养分,打造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思想主题健康、艺术风格独特的文化精品;积极扶持文化原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宁波日报记者 谢安良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1-04 09:30:57

天一阁古琴雅集

送戏下乡

  文化发展目标:公共文化服务力强。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民生持续改善,全市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文化是民生之魂。刘云山同志指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当前宁波人均生产总值正由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宁波已经进入由宽裕型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和诉求日益迫切。

  把发展文化民生、打造文化服务力放在与就业、教育、卫生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文化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归宿感和安定感,正是宁波实行“六个加快”发展战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就如《决定》所说,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十一五”期间,宁波基本解决了公共文化建设基层网络覆盖、文化设施布局等问题,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连续三年的调查显示,宁波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72.9分,提高到2010年的84.6分。

  “但与建设‘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大市’目标相比,宁波的公共文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宁波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方东华说,具体表现在:

  公共文化投入规模仍需加大,投入方式有待丰富。宁波近年来对文化的投入总量逐年增长,但与财政和基建投资规模增长相比,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仍然较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支撑依然不足。

  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平衡,利用率和运行状况欠佳。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尤其中心城区与县(市)之间不平衡,新老城区及社区之间不平衡。同时,由于管理和配套措施滞后,部分已建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

  公共文化供需沟通不足,影响公众参与度。公众的文化服务需求未能顺畅、完整表达,导致供给与需求存在部分脱节和错位现象。

  “这些不足也正是宁波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拓展的空间所在。”方东华说,“按照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宁波的公共文化建设应着眼于转型、整合、创新和提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大转型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型

  “十二五”时期,宁波将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进入从注重总体发展向注重均衡发展,从注重提高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向更加注重实现社会发展公平性和均等化,从注重经济领域改革向更加注重公共服务领域改革转变的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公共文化建设同步提质转型。《决定》对“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具体的部署。这就意味着:以全面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为目标,找准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扩大和改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将成为未来文化民生建设的突出任务。

  “下一阶段公共文化建设的总方向,是在原有基础上由数量积累转变为质量提升。”方东华说,这种质变主要落实在三大转型上。

  一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从侧重农村转向惠及城乡居民的转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薄弱,较多强调把重心偏向农村,而目前基层设施和各类活动已初步铺开,加之伴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进程,接下来一个时期要逐步转为强调城乡联动和惠及全民。

  二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机制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主要强调文化部门积极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对群众需求把握相对不足。目前已有一定实践经验,下一步将在收集对前一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调整改善服务的类型和质量。

  三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从追求门类齐全向“普及提高、多元发展”的转型。在普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供更多高质量和个性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重视提供多样化普及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又重视适度供给提高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文化精品和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公众文化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质。

  五大统筹

  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成果人人共享

  “十二五”时期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全面形成设备先进、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决定》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让全市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要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成果人人共享,必须遵循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多样性五大原则。同时,要求我们统筹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五大关系,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东华指出。

  有形与无形的统筹。既要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由政府主导,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基本文化服务、丰富内容创作生产、组织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等,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来推进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文化活动开展等。

  一元与多元的统筹。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发展文化民生既要坚持文化的先进性,以一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又要重视文化的普及性,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改革与发展的统筹。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民生。

  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统筹。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努力提供优质、优惠或免费的文化服务,同时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和支持经营性文化产业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乡平衡区域平衡与群体平衡的统筹。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配置文化资源、建设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需求,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在政策、投入上要向基础薄弱的地区倾斜,特别要关注农村、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文化需求。

  四大创新

  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当前,动力不足、活力不足依然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思路的开拓、观念的突破、机制的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

  “全面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进一步深化四大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机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进一步创新文化产品市场机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机制。”方东华说。

  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扩大公共文化投入渠道,拓展公共文化投入主体,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投入机制,促进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

  完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计划,建成宁波文化广场、港口文化博物馆、十里红妆博物馆等,改建宁波市艺术剧院(凤凰剧场),完成天一阁博物馆陈列改造、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整体提升工程等;推进“三江六岸”提升工程;完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

  抓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城乡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书香宁波”,实现市、县、街道(社区)三级“一卡通”,开发网上图书馆、网上艺术馆、网上博物馆、网上教室等基层文化服务平台。

  力争到“十二五”末,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基层文化宫覆盖率达到90%。

  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就是要优化资源整合,拓展市场眼光,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文化服务的方法与手段。

  深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模式,继续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在群众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运营、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等领域,积极采用集中采购、委托经营、付费补助、项目承包等方式。

  强化新媒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信息传递和意见沟通作用。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和微博发布文化活动信息,建立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主要文化设施的官方微博与公众交流沟通。

  探索公共文化供需通道,变单向传递信息为双向互动沟通,改变自上而下“派送”公共文化的方式,真正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建立、健全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分析机制,建立第三方参与的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和质量监督公正客观。

  进一步创新文化产品市场机制,就是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扶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形成公共文化建设多元化主体格局。

  着力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巩固提高,适时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重点新闻网站改革、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体制的活力。

  以文化发展“1235”工程为抓手,通过重大产业项目带动面上发展,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辐射力;鼓励通过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和范围,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托管制、特许经营制和项目招标竞争机制。在保持政府宏观管理公共文化的同时,发挥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促进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团体、文化行业协会及海外文化机构等社会团体的培育与发展;进一步探索政府文化采购的种类、管理方式,形成公益性文化项目的社会联动机制。

  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机制,就是要完善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兼顾高端与大众,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方面要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基层文化品牌。全面推广“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继续组织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全民读书月”、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电影节等活动;深入推动农村“种文化”活动,创新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形式;推动公益性文化场馆从硬件建设转向提升软件质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最大限度地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另一方面要创新文艺精品创作机制,推动文化精品创作取得突破。吸纳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养分,打造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思想主题健康、艺术风格独特的文化精品;积极扶持文化原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宁波日报记者 谢安良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