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梅山渡口之变迁
稿源: 北仑新闻网   2012-01-10 14:00:34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上道头码头(上梅渡北)随着上梅渡的停运而被废弃。(记者余芬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余芬 通讯员 沈琼云)“听老辈人说,在我还没出生的年代,梅山至上阳的渡船很小很小。那渡船,没显眼的颜色,也没有避风躲雨的舱房。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梅山的渡船改为机动船,船儿离开锯齿形的埠头时,船尾会溜出一股长长的黑烟;舱面甲板上载着旅客与货物,没有围栏,更没有棚屋。今天,当我站在古渡的遗址,向西南望去,水天之间,一条长虹卧波,从此天堑变通途,梅山人圆了百年梦……”

  这是梅山乡政府档案员贺志华在一篇描写梅山的散文中的片段。在梅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前,码头是梅山的交通“咽喉”,也是连接大陆的“桥梁”。几百年来,渡轮(渡船)送无数梅山岛人外出,迎无数岛外人进来,就像一条纽带,联系着梅山岛和外界。

原上梅渡渡轮。(资料照片梅山乡政府提供)

  上梅渡曾是“梅山对外第一道窗口”

  75岁的徐翠花原是梅山梅港村茶厂人,18岁嫁到上阳虾 村(现属白峰镇下阳村)。因为从上阳到梅山岛只有一条水路,年轻时的徐翠花经常出门坐木帆船回娘家。

  从家里出发步行到码头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好不容易上了船还需在海上度过大半个小时,有时遇到逆风,可能一个小时还上不了岸。上岸后需再走上四五十分钟才能到茶厂娘家。有好几次,年轻的徐阿婆牵儿带女回娘家,却恰好落下一班船,无奈和孩子们苦等了1个多小时才上船。

  “当初我爹要把我嫁到虾 时,我娘就说,嫁到岛外不方便,家里有点事都叫不应的。”徐阿婆回忆说,当初她的妈妈是比较反对她嫁到大陆的。要是家里有些特殊情况,还得找人去叫船老大,出钱求他去趟对岸。

  徐阿婆大半辈子来回乘的就是从梅山下道头码头往返上阳上道头码头的渡船。上道头和下道头码头分别设有上梅渡运站,上梅渡运站曾被称为“梅山对外第一道窗口”。据《梅山岛乡志》记载,由于梅山岛四周环海,港口条件得天独厚,从明末清始以来,就有东南、西北两码头。东南为盘峙海口沿山嘴至小山嘴自然码头,主要用于外海和远洋。西北码头即为下道头码头(上梅渡南),约在康熙年间有靠岸自然码头,至道光年间,建造乱石泥洪码头,主要通往大陆(上阳)。

  下道头码头的原址在小道头留耕碶北120米,1964年重建码头,石条铺路。经过几次迁址扩建,至1983年,经原镇海县交通局批准重建,为钢盘混凝土结构浮船码头,总面积2507平方米。

  正是有了渡船引渡,不少梅山岛上的女人们嫁到了大陆。今年49岁的下阳村的王苏惠阿姨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原本是梅山里岙人,后来嫁到了马盘村(现属白峰镇阳东村一自然村)。从她记事起,她就经常坐着渡船去梅山外婆家,“很早以前,进出岛靠的是小渡船,遇上恶劣天气就得停运。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好像就是在船上过的。”

  大概在1968年以前,上梅渡只有木帆船。这之后,梅山才有机动渡船,但渡船也不大,最多只能乘50个人。1976年,又从镇海引进了渡船,可供小轿车过渡。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了机动帆船,虽然只是在原来的木帆船上装了一个发动机,但是确实方便不少,只需要10几分钟就可以到对岸了。”徐阿婆说,再后来有了机动船,船大了点,自行车、大件行李什么的,也开始往船上送了。当上梅渡开起钢质渡轮后,拖拉机、小货车、小汽车也能上船了。”

  1988年,上梅渡引进了4号渡轮,这是上梅渡的第一艘钢质渡轮。也是从1988年开始,渡轮上开始经常有车子出入。当时手扶拖拉机比较多,还有梅山岛上的四五辆厂车。1993年开始,上梅渡引进标准汽渡。当时上汽渡的车子也还不是很多,2001年引进8号渡轮以后,要求摆渡的汽车多了起来。8号渡轮是标准渡,能容纳6辆标准东风车,据说当时几乎每一渡都载有汽车。

  说起上梅渡的历史,很多梅山人知道发生在1987年的一起重大沉船事故。1987年9月16日17时20分,装载着拖拉机等货物和60名乘客的上梅渡运站原镇渡3号船,由上道头码头开往对岸下道头码头。在离上阳码头右侧约20米时,船舶尾尖舱突然大量进水,船只沉没,船上人员全部落水,11人丧生。原来该渡轮约建造于上世纪40年代,原本是美军木质扫雷艇,后被上海周家渡造船厂改建为客渡船。1974年由镇海渡运站向上海渡运公司借用,1976年购买,1986年6月转让给上梅渡运站。因为保养不慎,加上重达2吨的拖拉机及货物装载不当,致使船底开裂而致沉船。

  2003年,岛内建立的“绿岛巴士运输公司”,岛内开通了公交车。但如果要去宁波市区或者北仑城区,还是要靠先摆渡,然后再坐车,出岛仍是不方便。从梅山下道头渡口摆渡到上阳上道头渡口,单程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如果到了夏季,晚上6点半过后,渡船每1小时才有一趟,如果家有急事,就只好高价向人“讨渡”。而冬季,6点以后渡船就很少了。

  上梅渡也曾经辉煌过。2006年,梅山引进了9号渡轮。该渡轮由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并由浙江凯灵船厂承建,总造价达500多万元,全长32米,宽11.6米。那时,上梅渡成为岛上居民往来大陆最主要的通道。

  他们曾见证上梅渡昨日辉煌

  俗话说,人生有三大苦差事:撑船,打铁,磨豆腐。

  现如今,原本一些撑船的老师傅很多都已过世了。经过多处辗转打听,记者得知下阳村凉亭自然村有一位原本在上道头撑船的船老大还健在,老人现仍居住在上道头码头附近。

  去年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下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下阳村凉亭自然村。这天阳光明媚,下车后老远地就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海边,眼尖的领路人一眼就认出这就是我们寻找的撑船老人胡永良。

胡永良老人手抚废弃木船回忆往昔。(记者余芬摄)

  胡永良今年77岁,从小就居住在上道头码头边,是土生土长的凉亭人。据老人回忆,自己从17岁就开始撑船,距今已有60年了。“以前的船是木头船,虽然很多本地人叫它木帆船,但是船上并没有帆,全靠手摇。”老人告诉记者,那种小木船最多只能搭乘二十个人,从上道头码头摇到对面梅山下道头码头要半个小时左右,“对水(逆水)时至少要半个小时,顺水时就快点,大概二十分钟可以摇到了。”老人的木帆船也没有差别,一样没有顶棚,也没有座位,想要坐的人就坐在船沿边。那时还没有雨衣,雨雪天,他就穿着蓑衣撑船,风雨无阻。除了白天要撑船,到了夜晚,一旦有村民遇到急事需要到对岸去,一声“船老大,讨船嘞”,他就是已经脱衣睡觉休息了也得爬起来给人撑过去。“都是熟人,不好开高价,每趟也就一元两元,适当收取一些辛苦费。”

  “撑船苦,风吹日晒的,就是穷人图口饭吃。看我这脸黑的,都是撑船晒出来的。”老人回忆说,解放后的前二十年,每个上船的乘客大概收取1毛钱,到了80年代才慢慢涨到5毛钱。而且当时不是只有他一艘船,还有好几艘“抢生意”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梅山渡口之变迁

稿源: 北仑新闻网 2012-01-10 14:00:34

上道头码头(上梅渡北)随着上梅渡的停运而被废弃。(记者余芬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余芬 通讯员 沈琼云)“听老辈人说,在我还没出生的年代,梅山至上阳的渡船很小很小。那渡船,没显眼的颜色,也没有避风躲雨的舱房。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梅山的渡船改为机动船,船儿离开锯齿形的埠头时,船尾会溜出一股长长的黑烟;舱面甲板上载着旅客与货物,没有围栏,更没有棚屋。今天,当我站在古渡的遗址,向西南望去,水天之间,一条长虹卧波,从此天堑变通途,梅山人圆了百年梦……”

  这是梅山乡政府档案员贺志华在一篇描写梅山的散文中的片段。在梅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前,码头是梅山的交通“咽喉”,也是连接大陆的“桥梁”。几百年来,渡轮(渡船)送无数梅山岛人外出,迎无数岛外人进来,就像一条纽带,联系着梅山岛和外界。

原上梅渡渡轮。(资料照片梅山乡政府提供)

  上梅渡曾是“梅山对外第一道窗口”

  75岁的徐翠花原是梅山梅港村茶厂人,18岁嫁到上阳虾 村(现属白峰镇下阳村)。因为从上阳到梅山岛只有一条水路,年轻时的徐翠花经常出门坐木帆船回娘家。

  从家里出发步行到码头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好不容易上了船还需在海上度过大半个小时,有时遇到逆风,可能一个小时还上不了岸。上岸后需再走上四五十分钟才能到茶厂娘家。有好几次,年轻的徐阿婆牵儿带女回娘家,却恰好落下一班船,无奈和孩子们苦等了1个多小时才上船。

  “当初我爹要把我嫁到虾 时,我娘就说,嫁到岛外不方便,家里有点事都叫不应的。”徐阿婆回忆说,当初她的妈妈是比较反对她嫁到大陆的。要是家里有些特殊情况,还得找人去叫船老大,出钱求他去趟对岸。

  徐阿婆大半辈子来回乘的就是从梅山下道头码头往返上阳上道头码头的渡船。上道头和下道头码头分别设有上梅渡运站,上梅渡运站曾被称为“梅山对外第一道窗口”。据《梅山岛乡志》记载,由于梅山岛四周环海,港口条件得天独厚,从明末清始以来,就有东南、西北两码头。东南为盘峙海口沿山嘴至小山嘴自然码头,主要用于外海和远洋。西北码头即为下道头码头(上梅渡南),约在康熙年间有靠岸自然码头,至道光年间,建造乱石泥洪码头,主要通往大陆(上阳)。

  下道头码头的原址在小道头留耕碶北120米,1964年重建码头,石条铺路。经过几次迁址扩建,至1983年,经原镇海县交通局批准重建,为钢盘混凝土结构浮船码头,总面积2507平方米。

  正是有了渡船引渡,不少梅山岛上的女人们嫁到了大陆。今年49岁的下阳村的王苏惠阿姨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原本是梅山里岙人,后来嫁到了马盘村(现属白峰镇阳东村一自然村)。从她记事起,她就经常坐着渡船去梅山外婆家,“很早以前,进出岛靠的是小渡船,遇上恶劣天气就得停运。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好像就是在船上过的。”

  大概在1968年以前,上梅渡只有木帆船。这之后,梅山才有机动渡船,但渡船也不大,最多只能乘50个人。1976年,又从镇海引进了渡船,可供小轿车过渡。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了机动帆船,虽然只是在原来的木帆船上装了一个发动机,但是确实方便不少,只需要10几分钟就可以到对岸了。”徐阿婆说,再后来有了机动船,船大了点,自行车、大件行李什么的,也开始往船上送了。当上梅渡开起钢质渡轮后,拖拉机、小货车、小汽车也能上船了。”

  1988年,上梅渡引进了4号渡轮,这是上梅渡的第一艘钢质渡轮。也是从1988年开始,渡轮上开始经常有车子出入。当时手扶拖拉机比较多,还有梅山岛上的四五辆厂车。1993年开始,上梅渡引进标准汽渡。当时上汽渡的车子也还不是很多,2001年引进8号渡轮以后,要求摆渡的汽车多了起来。8号渡轮是标准渡,能容纳6辆标准东风车,据说当时几乎每一渡都载有汽车。

  说起上梅渡的历史,很多梅山人知道发生在1987年的一起重大沉船事故。1987年9月16日17时20分,装载着拖拉机等货物和60名乘客的上梅渡运站原镇渡3号船,由上道头码头开往对岸下道头码头。在离上阳码头右侧约20米时,船舶尾尖舱突然大量进水,船只沉没,船上人员全部落水,11人丧生。原来该渡轮约建造于上世纪40年代,原本是美军木质扫雷艇,后被上海周家渡造船厂改建为客渡船。1974年由镇海渡运站向上海渡运公司借用,1976年购买,1986年6月转让给上梅渡运站。因为保养不慎,加上重达2吨的拖拉机及货物装载不当,致使船底开裂而致沉船。

  2003年,岛内建立的“绿岛巴士运输公司”,岛内开通了公交车。但如果要去宁波市区或者北仑城区,还是要靠先摆渡,然后再坐车,出岛仍是不方便。从梅山下道头渡口摆渡到上阳上道头渡口,单程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如果到了夏季,晚上6点半过后,渡船每1小时才有一趟,如果家有急事,就只好高价向人“讨渡”。而冬季,6点以后渡船就很少了。

  上梅渡也曾经辉煌过。2006年,梅山引进了9号渡轮。该渡轮由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并由浙江凯灵船厂承建,总造价达500多万元,全长32米,宽11.6米。那时,上梅渡成为岛上居民往来大陆最主要的通道。

  他们曾见证上梅渡昨日辉煌

  俗话说,人生有三大苦差事:撑船,打铁,磨豆腐。

  现如今,原本一些撑船的老师傅很多都已过世了。经过多处辗转打听,记者得知下阳村凉亭自然村有一位原本在上道头撑船的船老大还健在,老人现仍居住在上道头码头附近。

  去年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下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下阳村凉亭自然村。这天阳光明媚,下车后老远地就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海边,眼尖的领路人一眼就认出这就是我们寻找的撑船老人胡永良。

胡永良老人手抚废弃木船回忆往昔。(记者余芬摄)

  胡永良今年77岁,从小就居住在上道头码头边,是土生土长的凉亭人。据老人回忆,自己从17岁就开始撑船,距今已有60年了。“以前的船是木头船,虽然很多本地人叫它木帆船,但是船上并没有帆,全靠手摇。”老人告诉记者,那种小木船最多只能搭乘二十个人,从上道头码头摇到对面梅山下道头码头要半个小时左右,“对水(逆水)时至少要半个小时,顺水时就快点,大概二十分钟可以摇到了。”老人的木帆船也没有差别,一样没有顶棚,也没有座位,想要坐的人就坐在船沿边。那时还没有雨衣,雨雪天,他就穿着蓑衣撑船,风雨无阻。除了白天要撑船,到了夜晚,一旦有村民遇到急事需要到对岸去,一声“船老大,讨船嘞”,他就是已经脱衣睡觉休息了也得爬起来给人撑过去。“都是熟人,不好开高价,每趟也就一元两元,适当收取一些辛苦费。”

  “撑船苦,风吹日晒的,就是穷人图口饭吃。看我这脸黑的,都是撑船晒出来的。”老人回忆说,解放后的前二十年,每个上船的乘客大概收取1毛钱,到了80年代才慢慢涨到5毛钱。而且当时不是只有他一艘船,还有好几艘“抢生意”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