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销之难
连绵不断的阴雨天,不少市民一看有些超市的“菜篮子”商品比菜市场卖得便宜,便一个劲地往超市跑。
3月8日,在三江翠柏店,记者遇到了买菜二十多年的高塘三村王女士,她告诉记者,她从这里买的大白菜每公斤仅1.78元,而在高塘菜市场每公斤则需3.6元。她记得,以前,市区一些菜市场里名副其实的自产自销摊位上卖的蔬菜也相对便宜,如今,这些人到底去哪里了呢?菜市场为何不亮出自产自销的专区呢?
3月9日,记者采访了镇海区庄市种菜大户郑荣希,刚从田里忙完的他告诉记者,由于连绵的雨天,他去市蔬菜批发市场卖的青菜少了。行情最好时,每公斤能卖到3.6元。这个价格其实较市区一些菜市场的青菜每公斤零售价便宜2.4元左右,“难道不可以到市区菜市场设个摊位吗?”记者问。
“进城设自产自销摊位,难呀!”郑荣希长叹一口气,他在镇海城区一些菜市场设自产自销摊位一天仅6元,十分便宜。他曾托朋友去打听江东、海曙一些大的菜市场行情,仔细一问,大都不搞自产自销特惠区,要进也得参与招标或抽签制,与其他经营户一视同仁。更难的是,这些菜市场的经营户“自成一体”,往往价格体系上基本相同,农户一进去,假如价格卖得便宜些,生意一好,便会受其他经营户的责难,“去年,我也到市里的几家菜市场打听过,大都差不多,这个想法只好作罢。”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市民的建议,菜市场作为公共设施,担负着为城乡居民提供不可缺少的生活要素的社会功能,也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服务民众的窗口,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菜市场的经营模式应该像公交车一样,着重社会效益,发挥国有菜市场的示范带头作用。
这一步,该如何走?鄞州区的一些国有化菜市场已做了有益尝试。
菜市场国有化改造鄞州样本
城里人买菜为何“舍近求远”?
“每天一大早,总有一大批来自城里的老伯伯、老妈妈乘666路、628路公交车,来我们这里买菜。”昨天,在鄞州姜山菜市场,面对记者,场长张盛伟说起了一个城里人下乡买菜的小故事。
在这些专程赶到姜山买菜的老伯伯、老妈妈眼里,这里的不少“菜篮子”商品比城里菜市场便宜。
姜山菜市场为何成价格“洼地”?
记者注意到,姜山菜市场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是一家国有化的菜市场。
这个菜市场有一个特点,自产自销的农户有150多户,而摊位租赁费则十分便宜,流动蔬菜摊一年收费仅1000元左右,周边农户都争先恐后来此设摊,蔬菜也十分新鲜。
而在这里卖海鲜的100多户经营户,生意做得很大的有不少,有的大户,双休日里一天可卖水产40吨,如此“跑量”,零售均价也就下来了。
无独有偶,在鄞州商务局每天发布的鄞州区10家主要菜市场的15种菜篮子商品行情中,潘火菜市场的不少商品价格也比其他菜市场低,尤其是猪肉、带鱼、土豆等。记者一打听,这又是一家国有化菜市场。
“由于菜市场性质是国有的,我们办菜市场的目的只有一个:力争经营户、消费者都满意。其中一个做法,便是菜市场租赁费便宜——300多个蔬菜、猪肉摊位,每个摊位年均价仅3000元至4000元。”昨天,这家菜市场的应宏辅场长告诉记者。
正忙着做蔬菜生意的安徽人张艳标告诉记者,他做蔬菜生意已有十多年了,经营的蔬菜有30多个品种,“这么久的阴雨天,其他菜市场蔬菜价格节节上升,而我还是通过跑量来吸引顾客。”
张艳标之所以无后顾之忧,“主要是因为摊位费不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摊位费负担小了之后,不少经营户更加“眼头活络”做生意——不少人会到农民种菜的田头去采购,会开着卡车去市蔬菜批发市场“大批量”进货,而不是“提篮小卖”,经营成本自然就降了下来。
据记者了解,在鄞州的城区、乡镇级28个菜市场中,国有化达到26个,几乎全覆盖——这与全市城区、乡镇国有菜市场覆盖仅为30%左右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这儿菜市场‘国有化’并非仅仅是戴一顶空帽子,而是实实在在给经营者、消费者实惠。”鄞州商务局市场科科长李方军告诉记者,作为公益性事业,通过政府扶持的国有化菜市场,要较好地承担起平抑菜价、保障供应的责任。“今年,我们还将在已建成尚未开业的南裕菜市场国有回购收尾的情况下,再加快首南街道正在建造的肖新屋、陈婆渡菜市场的国有化回购。”
编辑: 吴冠夏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