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芳的工作是将叠好的衬衣装袋。
年初招工已过去1个多月,眼下,多数务工者岗位已经尘埃落定。然而对于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务工者来说,工作定了,心却还没定。
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城市生存,实现梦想?记者选择了几个90后务工者聚集地,以实录的方式记下他们的故事。
“今年做完再看……”
采访地:雅戈尔衬衫厂车间
雅戈尔衬衫厂的大车间,长长的流水线上,是一排排和机器一样忙碌而沉默的年轻人。放眼望去,似乎神态相似却个个眉目模糊。
一件衬衫有70多道工序,每个人的工作就是重复这七十多分之一。比如来自江西抚州的90后潘芬,工作是钉口袋,一个4分钱左右,1小时可以缝一两百个,月入2000多元,一年可以存2万元,全部交给父母。
工作5年的潘芬说,厂里待他们挺好,收入算好的,宿舍有空调有网线,有娱乐室可以看电视、打球,可是她不想一辈子在这里钉口袋。
过年时,家里嚷嚷着希望她今年回家找个对象。“今年做完再看,在江西找个这样的工作也不难,虽说待遇肯定不如这儿,但回家总归安定一点。”潘芬说,她始终很听父母的话。
1994年出生的王秋芳,工作是将叠好的衬衫装袋,然后贴上标签。标签上的价格是800多元,差不多是她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没想过去买,但偶尔会闪过一个念头:“他穿上好不好看?”
来自四川巴中的王秋芳去年才初中毕业,就来到父母工作了10年的宁波打工。那个“他”是过年回家相亲认识的,在老家做保险员,第一次见面就确立了关系,情人节还打了电话。
王秋芳可能是车间里最漂亮的女孩子,清亮纯净的眼睛会让许多人惊艳,可惜她没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美丽。她的社交圈子很小,上完班就回家,除了同事老乡外很少有朋友。
“今年做完再看。”王秋芳说,很可能明年就回去嫁给他,她不能像父母那样在这里干一辈子,想干点别的,可是能干什么,她还没想好。
也有不愿意回老家的,比如1991年出生的安徽小伙张启峰。他有点像《蜗居》里的小贝,眉清目秀,而且很居家。每天下了班都自己买菜自己做。一周一天的休息日,他都去网吧和父母视频聊天。
他的父母是当年进入宁波打工最早的一批人,如今年纪大了回了老家。当记者问到对以后的打算时,张启峰沉默了很长时间。他说他挺想学点东西,可是不知道学什么好;和朋友也谈过许多打算,但终究只是打算,“今年做完再看……都要再看情况”这是他谈及未来时提得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感言
在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时,他们心里其实很迷茫:很多人,从小跟着父母在宁波打工,却很少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城市;知道选择很多,自己却只能延续上一代的老路;心有不甘,却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下,女孩子免不了早早嫁人,而男孩子则选择不断换工厂和岗位。
在完成转型升级前,企业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安定下来:比如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和人才培养计划,比如组织交友活动,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另一半并在宁波成家……当然,做起来要比说起来难得多。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