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供需不对接 宁波爱心超市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
三招“盘活”爱心超市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3-21 11:11:49报料热线:81850000

  记者走进丹顶鹤社区

  三招“盘活”爱心超市

  网络为媒需求为引

  实现供需“定向”对接

  看到好心人送来的电脑,家住丹顶鹤社区的老陈至今还有点不敢相信。“我就是抱着试试的想法,给爱心超市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希望,没想到竟然美梦成真了。”

  老陈家境不好,夫妻俩收入有限,一直靠低保度日。眼看着女儿读了中学,老陈心里总是希望能为她添置一台电脑,帮助学习。可是上千元的价格却让老陈望而却步。无奈,老陈想到了社区里的爱心超市。

  “既然说是‘有难一起帮’嘛,那我就试着问问。”老陈将想法告诉工作人员后,他们很快将求助信息发到了小区网络“鹤人鹤语”上。没想到几天后,家住华光城的一户爱心人家就将电脑送到了老陈的家门口。

  “以网络为媒,居民的求助信息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而且帮助也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丹顶鹤社区书记黄菊芬介绍说,为进一步加强爱心人士和受助者之间的沟通工作,最近正忙着对社区网络“鹤人鹤语”进行改版。新推出的页面上,需求和帮助将会更加显眼,更方便居民操作。

  同时,丹顶鹤社区爱心超市还采取了“需求为引”的方法,引导帮扶朝着需求的方向,避免供需不对接。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想法。”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超市刚开业时,居民热情都很高,将家里闲置的东西都捐了出来,大到一些家电,小到一个盘子。但是一年过去了,不少东西却还“沉睡”在超市里。“这些东西很少有困难群众需要。如此一来,超市倒成了堆放闲置物品的仓库。”

  怎么办?丹顶鹤社区想出了妙招:每季度列一张需求表,将困难群众的需求告诉大家。如此一来,既没有明确拒绝居民的爱心,打消他们献爱心的积极性,也让大家知道了爱心超市需要的是什么,最大程度上用需求去引导帮助。

  走进如今的爱心超市,记者看到最多的是生活必需品一类的大米、食用油、保暖内衣等。风油精、花露水等夏季用品也已经悄然上架。

  居民管理社区监督

  善于借助群众力量

  陈国荣老人是丹顶鹤社区的“红人”,这不仅因为他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小组长,更因为他是社区爱心超市的“头儿”。

  听闻记者要来采访,他便早早将两个厚厚的账本拿了出来。“这是我们爱心超市收支的明细账本,一笔笔记录在册,到现在一共有现金12538元。”

  随手翻看,从今年2月1日开始,账本上详细记载着:2月1日,收到社区平安服务队捡到的1元钱;2月8日,收到陈国荣捐出先进个人奖金1000元;2月17日,收到社区书记黄菊芬稿费捐赠90元;3月5日,社区爱心义卖收入465元。

  “别看这些东西写起来简单,但真正把爱心超市打理好,却也是一件很费神的活。”黄菊芬说,起初爱心超市的管理都落在社工肩上,从保证物资来源到调查居民需求,从救助对象审核到收支明细入账等等,一项一项,想要都做好,并非易事。况且社区里一共只有7个人,每个社工肩上都还兼着四五条行政线上的活,再去管理爱心超市,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他们便大胆尝试让社区里退休了的热心居民来管理爱心超市,社区的角色则转变为监督协助。

  自从发动起群众力量管理爱心超市后,丹顶鹤社区的爱心超市变得越来越有声色。

  首先,这群人都是社区里的老居民,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人即使有困难,也碍于面子不愿意走出家门求助。而这些热心人几乎对社区里每户人家的情况都十分了解。谁家最近遇上了什么难事,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也就能及时送上帮助。”

  其次,这群人有热心、有时间,他们可以深入每户人家进行需求调查,以便更真实地掌握居民的需求。冬天到了,需要什么样的保暖衣;夏天到了,最好能有花露水和风油精等,这些都是他们需求调查的成果。

  第三,社区里有些人会对物资发放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这时候,用这群人的“熟脸”来调解矛盾,要简单得多。陈国荣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碰到一户居民抱怨说去年还给他发了油,为什么今年就没有,一直在那里闹。我就走出去跟他说,因为你今年的条件稍微好了点,还有比你更需要帮助的。咱们这么多年的老街坊了,你能看见谁家有困难,也不伸手帮助吗……”

  志愿服务爱心基金

  超市的“货物”可以更多样

  除了实物捐赠、救助,丹顶鹤社区还将爱心义卖基金和志愿服务也纳入爱心超市,使得居民可以获得的帮扶越来越多。

  最近,家住丹顶鹤社区的小周就体会到了来自爱心超市的温暖。小周是安徽人,带着妻子一起来宁波打工。前不久,小周突发中风,家里所有的来源只有妻子做清洁工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爱心超市工作人员知道后,即刻讨论决定从爱心义卖基金里拿出1000元钱,捐给了小周。

  “爱心超市要想长足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帮助和需求的对接。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应当更加丰富。”黄菊芬说,于是他们便探索了一种实物捐赠、义卖基金、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爱心超市操作模式。

  据悉,爱心基金多来自社区“手工作坊”所制作工艺品的义卖。目前丹顶鹤社区正在打造网上爱心义卖平台,丰富爱心基金。然后用这些基金,在社区里居民遇上困难时,第一个伸出手予以帮助。

  不仅如此,爱心超市也将志愿服务纳入其中。

  “自爱心超市开办以来,通过与更多贫困家庭的接触,我们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工作人员说,于是他们借助社区里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爱心超市这个平台,推出了许多的助老送温暖等服务活动。

  据介绍,具体承担志愿服务活动的是社区内的10支社会组织,包括平安服务队、心连心互助会等共200余人。志愿者们深入居民家中,着眼于老人的需要,以独居、大病、困难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了安全、生活、健康、温情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少志愿者还由此与一些老人结成了对子,时常去看望老人,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

  随着爱心基金和志愿服务的加入,不仅爱心超市的“货物”变得越来越丰富,也使得其运作越来越具有“生命力”。“三只脚走路,总比一只脚要稳健得多。”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供需不对接 宁波爱心超市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

三招“盘活”爱心超市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3-21 11:11:49

  记者走进丹顶鹤社区

  三招“盘活”爱心超市

  网络为媒需求为引

  实现供需“定向”对接

  看到好心人送来的电脑,家住丹顶鹤社区的老陈至今还有点不敢相信。“我就是抱着试试的想法,给爱心超市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希望,没想到竟然美梦成真了。”

  老陈家境不好,夫妻俩收入有限,一直靠低保度日。眼看着女儿读了中学,老陈心里总是希望能为她添置一台电脑,帮助学习。可是上千元的价格却让老陈望而却步。无奈,老陈想到了社区里的爱心超市。

  “既然说是‘有难一起帮’嘛,那我就试着问问。”老陈将想法告诉工作人员后,他们很快将求助信息发到了小区网络“鹤人鹤语”上。没想到几天后,家住华光城的一户爱心人家就将电脑送到了老陈的家门口。

  “以网络为媒,居民的求助信息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而且帮助也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丹顶鹤社区书记黄菊芬介绍说,为进一步加强爱心人士和受助者之间的沟通工作,最近正忙着对社区网络“鹤人鹤语”进行改版。新推出的页面上,需求和帮助将会更加显眼,更方便居民操作。

  同时,丹顶鹤社区爱心超市还采取了“需求为引”的方法,引导帮扶朝着需求的方向,避免供需不对接。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想法。”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超市刚开业时,居民热情都很高,将家里闲置的东西都捐了出来,大到一些家电,小到一个盘子。但是一年过去了,不少东西却还“沉睡”在超市里。“这些东西很少有困难群众需要。如此一来,超市倒成了堆放闲置物品的仓库。”

  怎么办?丹顶鹤社区想出了妙招:每季度列一张需求表,将困难群众的需求告诉大家。如此一来,既没有明确拒绝居民的爱心,打消他们献爱心的积极性,也让大家知道了爱心超市需要的是什么,最大程度上用需求去引导帮助。

  走进如今的爱心超市,记者看到最多的是生活必需品一类的大米、食用油、保暖内衣等。风油精、花露水等夏季用品也已经悄然上架。

  居民管理社区监督

  善于借助群众力量

  陈国荣老人是丹顶鹤社区的“红人”,这不仅因为他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小组长,更因为他是社区爱心超市的“头儿”。

  听闻记者要来采访,他便早早将两个厚厚的账本拿了出来。“这是我们爱心超市收支的明细账本,一笔笔记录在册,到现在一共有现金12538元。”

  随手翻看,从今年2月1日开始,账本上详细记载着:2月1日,收到社区平安服务队捡到的1元钱;2月8日,收到陈国荣捐出先进个人奖金1000元;2月17日,收到社区书记黄菊芬稿费捐赠90元;3月5日,社区爱心义卖收入465元。

  “别看这些东西写起来简单,但真正把爱心超市打理好,却也是一件很费神的活。”黄菊芬说,起初爱心超市的管理都落在社工肩上,从保证物资来源到调查居民需求,从救助对象审核到收支明细入账等等,一项一项,想要都做好,并非易事。况且社区里一共只有7个人,每个社工肩上都还兼着四五条行政线上的活,再去管理爱心超市,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他们便大胆尝试让社区里退休了的热心居民来管理爱心超市,社区的角色则转变为监督协助。

  自从发动起群众力量管理爱心超市后,丹顶鹤社区的爱心超市变得越来越有声色。

  首先,这群人都是社区里的老居民,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人即使有困难,也碍于面子不愿意走出家门求助。而这些热心人几乎对社区里每户人家的情况都十分了解。谁家最近遇上了什么难事,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也就能及时送上帮助。”

  其次,这群人有热心、有时间,他们可以深入每户人家进行需求调查,以便更真实地掌握居民的需求。冬天到了,需要什么样的保暖衣;夏天到了,最好能有花露水和风油精等,这些都是他们需求调查的成果。

  第三,社区里有些人会对物资发放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这时候,用这群人的“熟脸”来调解矛盾,要简单得多。陈国荣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碰到一户居民抱怨说去年还给他发了油,为什么今年就没有,一直在那里闹。我就走出去跟他说,因为你今年的条件稍微好了点,还有比你更需要帮助的。咱们这么多年的老街坊了,你能看见谁家有困难,也不伸手帮助吗……”

  志愿服务爱心基金

  超市的“货物”可以更多样

  除了实物捐赠、救助,丹顶鹤社区还将爱心义卖基金和志愿服务也纳入爱心超市,使得居民可以获得的帮扶越来越多。

  最近,家住丹顶鹤社区的小周就体会到了来自爱心超市的温暖。小周是安徽人,带着妻子一起来宁波打工。前不久,小周突发中风,家里所有的来源只有妻子做清洁工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爱心超市工作人员知道后,即刻讨论决定从爱心义卖基金里拿出1000元钱,捐给了小周。

  “爱心超市要想长足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帮助和需求的对接。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应当更加丰富。”黄菊芬说,于是他们便探索了一种实物捐赠、义卖基金、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爱心超市操作模式。

  据悉,爱心基金多来自社区“手工作坊”所制作工艺品的义卖。目前丹顶鹤社区正在打造网上爱心义卖平台,丰富爱心基金。然后用这些基金,在社区里居民遇上困难时,第一个伸出手予以帮助。

  不仅如此,爱心超市也将志愿服务纳入其中。

  “自爱心超市开办以来,通过与更多贫困家庭的接触,我们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工作人员说,于是他们借助社区里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爱心超市这个平台,推出了许多的助老送温暖等服务活动。

  据介绍,具体承担志愿服务活动的是社区内的10支社会组织,包括平安服务队、心连心互助会等共200余人。志愿者们深入居民家中,着眼于老人的需要,以独居、大病、困难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了安全、生活、健康、温情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少志愿者还由此与一些老人结成了对子,时常去看望老人,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

  随着爱心基金和志愿服务的加入,不仅爱心超市的“货物”变得越来越丰富,也使得其运作越来越具有“生命力”。“三只脚走路,总比一只脚要稳健得多。”

首页  上一页  [1]  [2]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