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保洁员一样清洁楼道
“敲章”再离谱,毕竟多数还是为居民服务,还有许多职能部门布置的“作业”,也让许多社工不堪重负。
“核桃妞”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去年搞的交通普查,需要居委会每个社工挨家挨户地走访,问一些细节问题,如去哪了,用什么交通工具,花了多少时间……然后完成表格。多数居民晚上才在家,所以这些工作都得利用下班时间来完成。由于涉及到隐私,个别居民还不理解。除了交通普查外,人口普查、房屋普查,大多也需要社工无偿服务。
清洁楼道,本来应该是物业的事儿,可是创建卫生城市,考核的不是物业而是社区,所以许多保洁员的活儿,常常是社工来完成的。“核桃妞”说,每年“创卫”是他们最痛苦的时候,有好几次,他们都是一大早赶到社区做保洁员。
还有许多他们难以接受的事,比如附近一家医院扩建,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居民,相关单位在没有跟社区沟通的情况下,就出了公告,说有问题可向居委会反映,于是接待居民的苦差事又落到了社工头上……
要迎接一拨又一拨的检查
社区工作分为党建、计生、综治、妇联等10余类100多项,每个社工分管几类,每一类每一项都有考核。
“核桃妞”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综治这一类,下面有禁毒、社区调解、社区安全等10多项,每一项都要做档案,然后区里、市里会不定期来检查考核。
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创建,比如创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都会有专人来检查,一个月来几拨是常事。“核桃妞”说,她所在的社区还不算“典型”,听说附近有一个“示范社区”,多的时候每个月都要来检查,社区专门设了招待的“水果费”,还不够用。“我们真的很累很累,还有多少心思和精力,来创新服务?”
工作量大,压力大,收入却少。此外,社区可以自主支配的经费也很少,造成了两个后果:社工工作量大,待遇不高,许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社区;可以投入到惠民公共服务的资金也很少,影响了服务质量。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