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如何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歌,曾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作为一名爱好者对航模的迷恋:“航模运动,你是我少年时代的挚爱!当我亲手制作的牵引滑翔模型飞上蓝天,我的心呀也在天上翱翔!那是梦一般的美奂,那是诗一般的轻灵,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少年的心随你一起憧憬着未来——献身祖国的航空事业,让中国的雄鹰展翅九霄!”
在路甬祥等科技专家的眼中,航模是个能激发起孩子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好载体。这一点,在宁波市推广模型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以模型运动等科技体育项目为代表的业余科技活动,在宁波吸引了300多所中小学的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
现在,模型运动已经进入了宁波很多中小学校的学生、班级的考评体系。江东中心小学的两个校区有2100多名学生,模型运动的普及率非常高,纸飞机项目已经普及到每个人。2008年10月他们在全市首创“科技体育小小奥运会”,有10多个比赛项目,学生参与率在70%以上。由于要保证参与率,运动员不能兼项,很多家长对此很有意见。“我自己的小孩转学过来以后,迷上了模型运动,暑假期间凌晨4时起床去参赛,孩子从不叫苦。”校长胡震珍对此深有感触。“宁波市模型运动的普及工作是全国的样板工程。”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模型部主任王雷在多次考察宁波模型运动后这样评价。这次在宁波二中授牌的全国首批“科技体育传统校”,54所学校中宁波有10所,比例接近五分之一,便是明证。
业余科技活动,除了模型运动等科技体育项目之外,机器人、小发明创造、电子、气象等项目,也能起到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三年前,还在江东区中心小学读书的李潮由于发明了一种新型轮胎获得了“第6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得益于外公曹老师的熏陶。外公家里的工作室是李潮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和外公一起探讨是李潮最快乐的时光。在老师的印象中,李潮考试成绩不算拔尖,但很喜欢动脑筋,经常会发散性思考,是发明创造的高手,深得科学老师的喜欢。如今,已经是鄞州实验中学初一学生的李潮在外公的指导下又研究出了“智能水阀”,准备参加新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比。
“这几年,李潮的兴趣爱好也经常在变,过去喜欢物理方面的,现在又爱上了化学实验。我们在家里给他专门设了一间工作室,随他自己的兴趣发展。”李潮的爸爸李海勇表示。
寻找合适的载体,激发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也许就是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基本经验。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