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为供应链增值
有人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干;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干、枝与干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这一观点得到了浙江大道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乐群的认同:“当今社会,供应链已不再是一条简单的线条,而是一个多维的网,在这个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融资价值,关键是如何发挥。”
温州人吴乐群从事的是商业保理,据他介绍,除了金融保理外,民间的商业保理企业在全国仅有25家,虽然商业保理业务范围还很小,但却发掘出供应链价值的金山一角。
在中国人“熟人信用”的传统观念下,赊销成为贸易业常见的行为。在一笔赊销业务中,卖方拥有债权却拿不到资金,这时商业保理会适合介入,对买家评估符合条件后,商业保理将提供给卖方80%左右的款项,来缓解买卖双方企业的资金之渴。“在这过程中,买家的信用体系、付款意愿、历史交易等成为重要的评估依据。”吴乐群介绍,企业家的这些“软件”将成为扩展供应链价值的重要依据。
在传统的贸易融资中,金融机构只针对单一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并据此做出是否授信的决策,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更加关注的是申贷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历史信誉状况,而不仅仅是财务指标。这样,一些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难以融资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凭借交易真实的单笔业务来获得贷款,满足其资金需求。可见,随着中国信用体系的发展,信用将成为供应链价值的重要砝码。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