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芬在教智障孩子认字。
人物名片
刘佳芬,女,1959年2月出生,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先后荣获宁波市优秀党员、宁波市师德优秀工作者、浙江省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维权岗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教育影响力人物、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浙江省首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5月16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宁波市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吸引了2000多人入场应聘。在达成就业意向的333人中,有3位是来自达敏学校的智障学生,其中两人属中度及以上智障。
而达敏学校创办的初级职业班,就业率更是达到百分之百,月收入最高的有3000多元。
这个不寻常的办学成绩,包含着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太多的心血。
让智障孩子学会穿衣吃饭
自编教材,开设模拟生活课堂
1997年秋,当过普通教师,做过聋哑学校校长的刘佳芬,调到达敏学校当校长,这是一所弱智儿童教育学校。
开学首日中午,刘佳芬来到学校食堂,当时有100来个学生正在吃饭。走进食堂那一刻,刘佳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桌上、地上到处都是散落的饭菜,汤水泼了一地;孩子的脸上衣服上,都是汤汤水水,看上去一片狼藉。
“怎么也没想到。”刘佳芬感慨地说,“许多学生快20岁了,连吃饭、洗脸、擦嘴等最基本的生活都不会自理。”
这一现状触动了刘佳芬。“如果有一天他们的父母亲老了,他们该怎么办?”刘佳芬认识到,“让这些智障孩子学会穿衣吃饭,比学会1+1=2更重要。”
当时,培智教育学校都是采用普通小学课程。用刘佳芬的话说,“以前的模式就是没有模式”,虽然学生是智障儿童,但还是和普通学校一样,教加减法,教数学运算,勉强可以适用轻度智障学生,但是中度及以上的就难了。
经过思考,刘佳芬决定在学校开展“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施让重度智障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让中度学生适应社会,让轻度学生自食其力的分层教学改革方案。
几十年都这样上课,现在要打破传统,谈何容易。接下来的日子里,刘佳芬和老师们一次次商讨教学方法,随堂听课,研究个案。但是,由于没有教材,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
刘佳芬大胆决定:组织学校老师,自己编写教材。
“那时挺难的,开始时没多少资料可参考,只能边实践边总结。没有印刷的,就用手写,用蜡纸刻印。”学校教科室主任田芳回忆说,直到1999年的新学期,老师们自己刻字,画画、粘贴,用订书机装订的6本教材终于面世。
随后,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创新。学校设置了超市、邮局、公用电话等模拟的生活场景。为了教学生吃饭,每天中午的饭菜搬进了各个教室;为了教学生过马路,老师们自制了斑马线、红绿灯。没过多久,刘佳芬发现,在这个模拟的教学环境中,以往怎么都教不会的常识,现在孩子们很快就接受了。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