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解读《宁波市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28 09:44:31报料热线:81850000

  70%以上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培养全科医生1500名以上

  到2015年,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站)达到总数的70%。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政府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要求优化基本药物的类别,保持合理数量。

  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到位。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形成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性的收入分配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

  到2015年,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00家,实现“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健康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化县乡村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卫生发展机制。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高效有序运行,全科医生制度是关键。为此,《方案》提出,到2015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1500名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3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

  建设市级临床实践基地4个以上、县级临床实践基地10个以上、社区实践基地35个以上。开展“5+3”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探索“3+2”的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全科医生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制度,合理制定服务收费标准,建立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共同承担的付费机制。

  实施“医学生村医”招聘,开展农村当地人员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计划,充实村级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控制医疗费用增加

  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十二五期间,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方案》提出,要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调整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

  推进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逐步建立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新机制。严格考核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

  将人头人次比、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平均住院日以及药占比等管理指标纳入医保定点协议和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严控常见病的中药饮片处方味数和价格,制定稀贵中药材的临床使用指征,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

  “十二五”期间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人才、技术、重点专科成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三大重点,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今年,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5个县(市)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明年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这项综合改革。完善县域人才统筹配置和柔性流动政策,促进县乡人才联动。

  深入推进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医务人员分配机制,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全面推进预约挂号、优质护理等便民措施,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流程与模式。同时,加大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大医院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解读《宁波市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6-28 09:44:31

  70%以上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培养全科医生1500名以上

  到2015年,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站)达到总数的70%。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政府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要求优化基本药物的类别,保持合理数量。

  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到位。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形成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性的收入分配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

  到2015年,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00家,实现“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健康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化县乡村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卫生发展机制。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高效有序运行,全科医生制度是关键。为此,《方案》提出,到2015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1500名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3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

  建设市级临床实践基地4个以上、县级临床实践基地10个以上、社区实践基地35个以上。开展“5+3”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探索“3+2”的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全科医生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制度,合理制定服务收费标准,建立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共同承担的付费机制。

  实施“医学生村医”招聘,开展农村当地人员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计划,充实村级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控制医疗费用增加

  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十二五期间,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方案》提出,要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调整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

  推进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逐步建立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新机制。严格考核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

  将人头人次比、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平均住院日以及药占比等管理指标纳入医保定点协议和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严控常见病的中药饮片处方味数和价格,制定稀贵中药材的临床使用指征,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

  “十二五”期间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人才、技术、重点专科成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三大重点,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今年,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5个县(市)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明年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这项综合改革。完善县域人才统筹配置和柔性流动政策,促进县乡人才联动。

  深入推进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医务人员分配机制,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全面推进预约挂号、优质护理等便民措施,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流程与模式。同时,加大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大医院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