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宁海跃龙中学教师 葛明霞
每一次拜读刘佳芬老师的事迹报告,每一次的心情都是这样的不同。感慨的同时充满了感动。同是从事教育这一个行业,刘老师的工作比我们艰难得多。
“残缺的花朵需要雨露的浇灌,残疾的孩子更需要爱的滋润。”因为刘老师心中有着这样一种大爱,所以让这些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更加芳香馥郁。“给我时间,我一定让你的孩子有变化”,因为刘老师心中有着这样一种大爱,所以让这些折了翅膀的天使重新翱翔天际。“要让更多的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我要为他们赢得公平和尊严”,因为刘老师心中有着这样一种大爱,所以让这些经受过风雨摧残的树苗更能够茁壮成长。
在我们义务段的学校里,总有那么一些“不漂亮”的孩子,我们怎样让这些不漂亮的孩子变得赏心悦目?我们需要刘老师的那一种爱。“把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教好不算本事,能够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能力才真的了不起”。刘老师用她的大爱演绎了一个特殊教育者的人生的价值。
“施”比“受”更幸福
宁波教育学院学生 蒋洁雁
刘佳芬老师用爱心关怀学生,早已超出了一个教师的要求。在她刚做教师不久就改变了一个当时还在上小学,父母却双亡学生的命运。她不辞辛苦,为自己的学生四处奔走,只为他能受良好的教育,不因周遭环境的改变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看到这里,我内心深深地被震撼了。她为我们这样一批将要成为老师的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的责任并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学生眼中更应该是像母亲般存在的人物。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他们有的敏感、有的外向、有的爽朗、有的害羞。从刘佳芬的身上,我看到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在给与足够的宽容后,不是要将其“引到正轨上来”,还要让其保持个性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正确引导。作为学前专业的我们,将来要面对的不是一件件没有气息的物品,而是活蹦乱跳的小朋友,他们漂亮、可爱、天真、稚气。对他们的教育,我们要避免死板说教的同时,更要在与他们相处时放下架子,以心贴心。
“施”比“受”更幸福。
承受重负,做一个幸福的教育工作者
宁波四中党总支书记 邵迎春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刘佳芬同志率领达敏的优秀团队,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开拓创新,不懈进取,把宁波的特殊教育创建成了“中国样本”,让饱受苦痛的家庭看到希望,让孩子们学会以一颗坦然平和的心,面对生命成长中的种种压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信。这是教育在承担重负的过程中迸发出创造的力量和快乐!作为教育同行,我们尤其要学习和践行刘佳芬同志的两种精神内涵:
一是恒爱如春,热情达观的信念和心态。十五年来“恒爱如春”的承诺,刘佳芬对特殊孩子的关爱与坚守让我们深深感动;她对生活的热情,积极的人生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人生的希望和美好。我们要像刘佳芬同志一样以自己的爱心和信念凝聚团队,在教育的发展中,与师生共享事业的价值,收获幸福。
二是敢于担当,创新领跑的实干精神。要办好特殊教育,光有爱心恐怕还不够。刘佳芬同志大胆地创新变革教育模式,率先实施“生活核心教育”教改计划,让特殊孩子能够学会生活自理,甚至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自食其力。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我们要主动学习刘佳芬同志的创新精神,在当前积极寻求符合本校实际的普高特色化发展之路,让在四中学习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才的机会平台,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守候幸福。 东南商报 吴 彦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