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鄞州
鄞州区推广“小巷法官”服务模式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7-18 11:02:46报料热线:81850000

  董小芳 摄

  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是阿拉宁波社会进步的标志。但近日记者在走访社区时发现,个别律师咨询收费高、距离法院的路有点远、居民自身不懂法成了居民维护自身法律权益的三大“障碍”。

  可是,鄞州区彩虹社区的居民却没有这样的烦恼。2011年7月,鄞州区人民法院“小巷法官”开始在彩虹社区试点,5名法官在家门口“坐堂”,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试点一年来,社区诉讼同比减少70%。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强对“小巷法官”做法予以肯定。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也作出批示:“小巷法官”这个法律服务模式很好,延伸了法律服务时空,有利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上周四,鄞州区再传好消息:今起“小巷法官”队伍壮大至65人,服务将延伸到全区12个社区。

  去趟法院来回一整天

  居民法律维权有难题

  对家住鄞州区龙观镇的王先生而言,去年上半年那场官司让他记忆犹新的,并不是如何搜集材料打赢了官司,而是每次花整整一天的时间来回倒公交去法院。

  “从家里到法院,差不多东西方向横穿鄞州区了。倒了好几趟公交,花了半天时间才赶到。吃早饭出门,回家时刚好吃晚饭,整整一天!”王先生不禁感慨,这条路,实在有点远。

  记者在走访社区中发现,法律维权的难题,并不只是路远。

  上个月,陈阿姨的孙女因交通事故欲与对方打官司。放心不下的陈阿姨就想着先帮孙女问问看,胜算有多少,要准备什么材料等等。于是她便走进了镇上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没想到简单的几个问题,对方竟要收取500多块钱的咨询费。“问几个问题就收这么多钱,实在是太贵了!”

  除了距离法院路途远、个别法律咨询收费高,居民维权还有一个难题就是不懂法。对此,彩虹社区的社工们深有感触。

  “居民习惯了有问题就来向社区求助。我们总结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法律问题。”彩虹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夫妻闹离婚咨询财产分配的,有老人过世咨询遗产继承的,还有楼上楼下闹纠纷咨询赔偿标准的……“居民的法律需求越来越多。以前,我们通常会将这些问题转到社区综治调解员那里,由他们从感情出发、从邻里和睦相处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解答。但随着纠纷矛盾变得复杂多样,渐渐地,不少纠纷和矛盾我们感到很难回答,毕竟法律问题专业性很强。”

  路太远、收费高和不懂法,成了不少社区居民法律维权的“障碍”。

  “小巷法官”来了

  一年诉讼同比减少70%

  王阿姨家住彩虹社区。8年前,她的父亲过世,随后其母将夫妻共有的房子过户给了王阿姨的女儿。去年上半年,王阿姨母亲过世,她的三个哥哥认为母亲的行为侵害了父亲的共同所有权,这套房子不应当给王阿姨的女儿,一家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准备对簿公堂。

  2011年9月的一天,王阿姨买菜回家,看到社区内有法官“坐堂问诊”,便挤进去说了自家的困扰。

  “法官告诉我,母亲擅自过户房屋,确实侵害了共同所有权,应当撤销。”王阿姨说,随后,法官还担心闹上法庭会影响亲情,于是要了她哥哥的手机号码,通过多次电话联系和上门调解,最终达成调解意向,事情圆满解决。

  而这,得益于鄞州区“小巷法官”的实施开展。

  “‘小巷法官’,顾名思义,法官以居住地为轴心,利用业余时间为自身所在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鄞州区人民法院团委书记毛冠达说,与常见的法官进社区不同,小巷法官是居住在本小区内的,具有天然的稳定性和亲近性。法官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的维权难题。

  卢树立是首批5名“小巷法官”之一。经常下班回到家,就会有居民在等着他。“其实社区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很多时候就是争一口气。及早介入,就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卢树立说,更多时候,他担当的是法律咨询的角色,“家庭婚姻、继承、劳动关系、房屋买卖、交通事故等,居民的法律需求涉及方方面面,能帮上他们,我也很开心。”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鄞州区推广“小巷法官”服务模式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7-18 11:02:46

  董小芳 摄

  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是阿拉宁波社会进步的标志。但近日记者在走访社区时发现,个别律师咨询收费高、距离法院的路有点远、居民自身不懂法成了居民维护自身法律权益的三大“障碍”。

  可是,鄞州区彩虹社区的居民却没有这样的烦恼。2011年7月,鄞州区人民法院“小巷法官”开始在彩虹社区试点,5名法官在家门口“坐堂”,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试点一年来,社区诉讼同比减少70%。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强对“小巷法官”做法予以肯定。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也作出批示:“小巷法官”这个法律服务模式很好,延伸了法律服务时空,有利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上周四,鄞州区再传好消息:今起“小巷法官”队伍壮大至65人,服务将延伸到全区12个社区。

  去趟法院来回一整天

  居民法律维权有难题

  对家住鄞州区龙观镇的王先生而言,去年上半年那场官司让他记忆犹新的,并不是如何搜集材料打赢了官司,而是每次花整整一天的时间来回倒公交去法院。

  “从家里到法院,差不多东西方向横穿鄞州区了。倒了好几趟公交,花了半天时间才赶到。吃早饭出门,回家时刚好吃晚饭,整整一天!”王先生不禁感慨,这条路,实在有点远。

  记者在走访社区中发现,法律维权的难题,并不只是路远。

  上个月,陈阿姨的孙女因交通事故欲与对方打官司。放心不下的陈阿姨就想着先帮孙女问问看,胜算有多少,要准备什么材料等等。于是她便走进了镇上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没想到简单的几个问题,对方竟要收取500多块钱的咨询费。“问几个问题就收这么多钱,实在是太贵了!”

  除了距离法院路途远、个别法律咨询收费高,居民维权还有一个难题就是不懂法。对此,彩虹社区的社工们深有感触。

  “居民习惯了有问题就来向社区求助。我们总结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法律问题。”彩虹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夫妻闹离婚咨询财产分配的,有老人过世咨询遗产继承的,还有楼上楼下闹纠纷咨询赔偿标准的……“居民的法律需求越来越多。以前,我们通常会将这些问题转到社区综治调解员那里,由他们从感情出发、从邻里和睦相处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解答。但随着纠纷矛盾变得复杂多样,渐渐地,不少纠纷和矛盾我们感到很难回答,毕竟法律问题专业性很强。”

  路太远、收费高和不懂法,成了不少社区居民法律维权的“障碍”。

  “小巷法官”来了

  一年诉讼同比减少70%

  王阿姨家住彩虹社区。8年前,她的父亲过世,随后其母将夫妻共有的房子过户给了王阿姨的女儿。去年上半年,王阿姨母亲过世,她的三个哥哥认为母亲的行为侵害了父亲的共同所有权,这套房子不应当给王阿姨的女儿,一家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准备对簿公堂。

  2011年9月的一天,王阿姨买菜回家,看到社区内有法官“坐堂问诊”,便挤进去说了自家的困扰。

  “法官告诉我,母亲擅自过户房屋,确实侵害了共同所有权,应当撤销。”王阿姨说,随后,法官还担心闹上法庭会影响亲情,于是要了她哥哥的手机号码,通过多次电话联系和上门调解,最终达成调解意向,事情圆满解决。

  而这,得益于鄞州区“小巷法官”的实施开展。

  “‘小巷法官’,顾名思义,法官以居住地为轴心,利用业余时间为自身所在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鄞州区人民法院团委书记毛冠达说,与常见的法官进社区不同,小巷法官是居住在本小区内的,具有天然的稳定性和亲近性。法官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的维权难题。

  卢树立是首批5名“小巷法官”之一。经常下班回到家,就会有居民在等着他。“其实社区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很多时候就是争一口气。及早介入,就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卢树立说,更多时候,他担当的是法律咨询的角色,“家庭婚姻、继承、劳动关系、房屋买卖、交通事故等,居民的法律需求涉及方方面面,能帮上他们,我也很开心。”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