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宁波滋养社会道德血液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8-13 08:14:57报料热线:81850000

  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宁波市长刘奇不这样认为:“违法者受到惩罚,守法者才会得到鼓舞,企业的自律和诚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严管堵死了违法偏路,让守法的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的结果是,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宁波牛奶公司副总经理廉立伟对此深有同感:“市质监局每周两次抽样检查,不通知企业,直接到仓库,或者截住装车出厂的产品直接带走。这样,逼迫企业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对于守法、规范的企业来说,政府的严格监管是一种福音。”

  跟老百姓有关的,都要管起来———

  从制度着手编织绵密“安全网”

  整个宁波市有20余万家食品、药品相关企业,在现代物流条件下,要把“吃进去”的每件东西都管住,谈何容易。

  “这些年,宁波一直在编织一张绵密的网———从制度着手,不让不安全食品流出宁波,不让不安全食品流入宁波。”市委宣传部长余红艺解释。

  编织这张网的第一道经纬是添加剂备案制度。在宁波,生产食品、药品的相关产品都上网公布,添加剂标注得清清楚楚,不能多添加一项。一旦发现违规,立马吊销营业执照。

  “这些年,我们的块状经济发展到哪里,检测平台建到哪里。”宁波市质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已建成质监六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约2500项产品或参数的质量检验能力,相关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达5个。检测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企业发展与质量检测共生共荣,保证了企业规范发展的路径。

  由于大量企业分散在村镇,宁波还建起了一套区域监管责任体系,33个监管站覆盖全市乡镇,全市有质监员100多名,村协管员2000多个;从企业性质、信用历史、群众举报等线索中,排查出全市重点检测的6万家企业,每名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责地块每天巡查两个企业,日常巡查、监督抽查、跟踪追查相结合,常年轮回。4年里,大大小小2000多件食品问题被这些质监员查了出来。

  预防机制,是编织这张网的另一道经纬。每天有人搜集网上线索,其他地方出现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问题,马上在本地专题计划全面抽查,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告知市民。同时,宁波还依托全市信用体系网络,为所有食品、药品企业建立了信用等级,分ABCD四类。质监局发现A类变B类,马上约谈企业,C类则上监管“黑名单”被纳入常年巡查,D类企业查封注销。

  信用等级的划分,促使企业个个自律。因为,所有企业的情况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查到。信用差的企业,没人愿意打交道,商机会随之失去;而信誉良好的企业,则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信用监管范围,街头巷尾的小吃店小卖部,都将在信用网络中留下记录。”宁波市质监局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的打算。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宁波滋养社会道德血液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8-13 08:14:57

  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宁波市长刘奇不这样认为:“违法者受到惩罚,守法者才会得到鼓舞,企业的自律和诚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严管堵死了违法偏路,让守法的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的结果是,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宁波牛奶公司副总经理廉立伟对此深有同感:“市质监局每周两次抽样检查,不通知企业,直接到仓库,或者截住装车出厂的产品直接带走。这样,逼迫企业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对于守法、规范的企业来说,政府的严格监管是一种福音。”

  跟老百姓有关的,都要管起来———

  从制度着手编织绵密“安全网”

  整个宁波市有20余万家食品、药品相关企业,在现代物流条件下,要把“吃进去”的每件东西都管住,谈何容易。

  “这些年,宁波一直在编织一张绵密的网———从制度着手,不让不安全食品流出宁波,不让不安全食品流入宁波。”市委宣传部长余红艺解释。

  编织这张网的第一道经纬是添加剂备案制度。在宁波,生产食品、药品的相关产品都上网公布,添加剂标注得清清楚楚,不能多添加一项。一旦发现违规,立马吊销营业执照。

  “这些年,我们的块状经济发展到哪里,检测平台建到哪里。”宁波市质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已建成质监六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约2500项产品或参数的质量检验能力,相关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达5个。检测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企业发展与质量检测共生共荣,保证了企业规范发展的路径。

  由于大量企业分散在村镇,宁波还建起了一套区域监管责任体系,33个监管站覆盖全市乡镇,全市有质监员100多名,村协管员2000多个;从企业性质、信用历史、群众举报等线索中,排查出全市重点检测的6万家企业,每名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责地块每天巡查两个企业,日常巡查、监督抽查、跟踪追查相结合,常年轮回。4年里,大大小小2000多件食品问题被这些质监员查了出来。

  预防机制,是编织这张网的另一道经纬。每天有人搜集网上线索,其他地方出现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问题,马上在本地专题计划全面抽查,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告知市民。同时,宁波还依托全市信用体系网络,为所有食品、药品企业建立了信用等级,分ABCD四类。质监局发现A类变B类,马上约谈企业,C类则上监管“黑名单”被纳入常年巡查,D类企业查封注销。

  信用等级的划分,促使企业个个自律。因为,所有企业的情况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查到。信用差的企业,没人愿意打交道,商机会随之失去;而信誉良好的企业,则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信用监管范围,街头巷尾的小吃店小卖部,都将在信用网络中留下记录。”宁波市质监局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的打算。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