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正在采访渔民和气象工作人员。
人们常说,农民靠天吃饭,意思就是说气象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农业生产几乎完全是“听天由命”,但随着人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气象接上了地气,反倒成了为农服务的重要推力。
25日,记者前往象山县,在那儿深切体会了气象为农渔业生产服务的点点滴滴。
老渔民改听本地海洋天气预报
有40年出海捕鱼经验的林永法当过31年的渔老大,5年前他上岸后就不再出海捕鱼了,如今林永法是象山县石浦镇石浦渔村的村主任。从1967年到2007年这40年里,林永法出海捕鱼最远北至韩国济州岛,南至越南。“渔民出海捕鱼一去就是20天以上,我最长在海上待过45天。”
林永法告诉记者,早年他们在海上捕鱼,如果想知道未来几天海上的天气如何,比如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能见度如何,通过收音机,后用单边带(一种无线电通讯方式)收听舟山海洋气象广播台,自从1996年象山县建立了海洋气象台后,渔民收听海洋气象的渠道又多了一个。
林永法对记者说,现在像石浦渔村这样的重点渔村,也都有负责海洋气象的工作人员,渔民如果漏听了来自单边带的海洋气象信息,可以通过卫星电话或短信向象山海洋气象广播台的播报员进行咨询,也可以直接咨询村里的工作人员。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