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象山 正文
1立方米“海洋牧场”能增加10公斤渔业资源量

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初具规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22日 07:31   【 】 【打印
0

  位于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中的深水围网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引自十八大报告

  “老百姓马上就可以享受到海洋牧场带来的成果了。下个月,20万尾养殖的岱衢族大黄鱼就要上市啦!”指着不远处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深水围网,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施祥元难掩由衷的喜悦。

  从奉化市桐照渔港码头出发,只需乘坐20分钟的渡轮,即可到达象山港白石山岛海域的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这里,海水清澈,海风柔和。施祥元所说的岱衢族大黄鱼,就生活在两个由又粗又大的竹竿围成的深水围网中。这些竹子直通海底,“这里水质好,地方大,大黄鱼养在深水围网中,和野生的环境很接近,其肉质能吃出几十年前的野味来。”

  深水围网边的浮桥上,有搅拌机正在工作,里面有各样小鱼小虾小蟹小海鲜,它们经搅拌后就是大黄鱼们的伙食了。据介绍,这里生活的20万尾大黄鱼,一天要吃掉一两千公斤小海鲜。除了人工投放的伙食,大黄鱼们还能“亲力亲为”,自己享受海中的藻类、小鱼、贝类等天然食物的美味。

  记者发现,除了这两个显眼的深水围网,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似与一般的海域并无区别。“水下大有文章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雄飞笑着对记者说,为给海洋生物搭建海底家园,单在这一海域,就已投放礁体形成了3.5万余立方的鱼礁区。同时,还建起了一个总规模达25公顷的藻场,包括冷水性海带、紫菜、马尾藻以及暖温性江蓠、蜈蚣藻等作为代表性的海藻类群。

  “去年开始增殖了毛蚶,今年增加了管角螺等贝类。”吴雄飞说,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在这片海洋牧场里投放贝类苗种1500余公斤,同时还增殖放流了黑鲷、黄姑鱼、褐菖鮋、青石斑鱼、日本对虾、乌贼、海蜇等,年放流各种鱼类苗种150万尾,对虾1.5亿尾。

  “可以说,这里已构建成了从海底、海中到海面的立体式海洋牧场。”吴雄飞称,2010年这里作为宁波海洋牧场试验区先行启动后,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规模化移植大型海藻、底播增殖经济贝类,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渔民可以在海里‘放牧’了”。

  试验也证明,“海洋牧场”的效应正在体现:1立方米“海洋牧场区”比一般海区平均每年多增加10公斤渔业资源量。

  据介绍,宁波现有的浅海养殖区域在100万亩左右,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宁波可以再造百万亩的浅海养殖空间。根据规划,宁波将在10年内投资15亿元,在沿海建6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这也将是6个水下“粮仓”。“十二五”期间,宁波将建设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三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牧场建设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辐射海区超过500平方公里。

  访谈

  实现从“吃海”到“养海”的转变

  在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严小军看来,海洋牧场对市民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今后市民能吃到更多更新鲜更平价的海鲜,而且更体现在市民能在养殖海鲜中吃出“野味”。“比如,大黄鱼是‘见光死’的水产品,市民一般不可能吃到鲜活的大黄鱼,而海洋牧场出产的大黄鱼,能存活48小时左右。”严小军透露说,今后市民将从越来越多的养殖海鲜中,吃出几十年前的野生味道,这也正是他们现在的主要研究内容。

  严小军认为,建设海洋牧场,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口福”,更是实现了从单纯的“吃海”到“养海”的转变。相关数据显示,等三大“海洋牧场”建成后,宁波生态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40%,增殖资源的回捕量将由现在的每年约3000吨提高到3万吨。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而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科技,通过科技进步支撑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严小军说,宁波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尤其在海洋生物食品资源和药用资源开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宁波大学为牵头单位的“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于近日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必将为深入贯彻实施十八大报告精神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 徐文燕 文/摄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