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工作重点
(七)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区域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平台和创新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源”作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深入推进“3315”等重大人才工程,积极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加快集聚海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力争到2016年,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坚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创新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发展,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提升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功能,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八)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坚持发挥海洋经济的特色优势,努力打造一流的国际强港、一流的海洋经济大平台、一流的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陆空联运和水水中转。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培育壮大临港物流园区和港口物流主体,大力发展流通加工、国际采购、分拨配送、转口贸易等增值服务。积极发展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切实优化口岸服务,不断增强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按照“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大平台建设,优化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大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提升项目,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等新兴海洋产业,建设浙江综合实力最强的海洋产业集聚区。科学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推进海岛资源的合理开发,培育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的岛屿和港湾。
(九)扎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以新型城市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把城市核心区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三江六岸”品质提升工程,强化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发展城市经济,充分发挥核心区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坚持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努力打造国际化新城区和产业转型新基地。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推动县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地铁工程、快速路网、杭甬客专和铁路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公交、通信、供电、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完善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和民营经济创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建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市场化配置机制,完善批而未用土地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流转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拓展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抓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空间置换试点,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十一)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坚持和扩大对内对外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增强出口竞争能力,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重要能源资源和高档消费品的进口,推进各类进口商品的采购配送中心、分拨分销中心建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大力引进各类企业总部,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更大范围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境外投资步伐,推进境外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和经贸合作区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层次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机场三期等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空港物流园区功能,发展临空经济,打造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整合提升开发园区功能,更加注重开发园区的产业特色,使之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加强以友好城市为重点的国际交往,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国际合作。扩大国内合作交流,主动接轨上海,大力推进浙商甬商回归创业,全面提升区域竞争能力。
(十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现代法治城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大力支持和加强国防、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完善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地方法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深化司法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三)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一起抓,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农村延伸,向全民覆盖,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之城。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力争所有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络宣传管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深入推进宁波文化研究工程,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与生产,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宣传保护,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实施文化发展“1235”工程,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商贸、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发展壮大现代传媒、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十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管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争取每年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0个、新办创业实体5万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均衡增长,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到2016年,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过40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市级十大新医疗卫生设施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到2016年,每千人床位数达到5.4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切实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主体参与、资源集成、信息整合的整体性,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都市从整体上创新社会管理的典型。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努力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十五)营造一流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坚持生态立市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美丽宁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污染排放标准、环保准入门槛和生态考核问责制,加强环境质量评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实施清洁水源、清洁海洋、清洁空气、清洁土壤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沿海滩涂、河流湖泊、重点海域的生态整治修复,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湿地的保护力度,加快绿道网和公共绿地建设,完善生态廊道系统,加快建设森林城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化,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