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童遵森
宁海前童人,爱好写作,近年来笔耕不辍,有多篇作品获各类奖项。其中中篇小说《退休的日子》、《勒索者》分别获2010年度、2011年度《小说选刊》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二等奖,散文《泪雨纷飞忆祖母》去年初在《散文选刊》散文奖征文中获三等奖。
新娘进门
新娘出轿(资料照片)
说媒→相亲→订婚→择吉→送日子→备嫁妆、请嫁饭(女方) 装新房、送金担(男方)→花轿迎亲→拜堂闹房 排位摆席→吃茶→请大舅→回门
迎亲与花轿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用这句诗来形容旧时浙东女子出嫁时的华贵装扮,恐怕是最适宜不过了。纵观历史,据说在女子出嫁时,没有一个地方的新娘可以乘坐富丽的大红花轿,穿戴华丽的凤冠霞帔,因为,这是皇宫里的娘娘、公主们的特权,如若仿效,那可是犯上作乱。而浙东女子之所以敢如此排场,相传南宋时,金兀术南侵京城临安,康王赵构不敌金兵而弃城南逃。然金兵仍穷追不舍,当逃至浙东的一个小村落,被一位正在晒谷的村姑所救。康王重归金殿后,下旨赐封这位村姑为“娘娘”,在出嫁时可以享受穿戴凤冠霞帔坐花轿的特殊待遇。后来各地的乡村姑娘在出嫁时也都纷纷效仿。“浙东女子尽封王”的典故,也出于此。
不过,也有史学者认为,南宋理宗皇帝的皇后娘娘,是当时台州的谢道清,而当时辅佐朝政的左右丞相是天台的贾似道与宁海的叶梦鼎,其下还有众多大臣也是浙人,可谓权倾朝野,也许是他们的本土观念与家乡情结所致,才使浙东女子享有如此特权。
娶亲之日,男方抬花轿,敲锣鼓,吹喇叭,组成迎亲队到女方家迎亲。花轿至女方家,迎亲乐队则立于大门外高奏乐曲,频放鞭炮,催请新娘上轿,并且高喊,新娘上轿喽!新娘在这样的氛围中催请三次后才动身上轿,以表对娘家的眷恋。上轿时,须由自家兄弟抱着,双脚不能沾地。据说双脚落地走上轿去,就会把娘家的财气带走,这与“移窝日”不能出嫁同此一理。上轿前,新娘自然要哭一番的,这是一种真实感情的宣泄,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出嫁后,就少有机会回娘家。况且,在那夫权至上的社会,返娘家是需得到丈夫批准的,这一出嫁,就没有多少人身自由了。母亲也要在房里啼哭,除了因为舍不得女儿,也是用这一哭唱的方式,最后一次告诫女儿,到夫家后要恪守妇道,好好做人,给娘家争光。这便是沿袭至今的“哭嫁”遗风,并谓之“越哭家门越发”。
花轿有平抬、闹抬、戏抬之分,无论哪一种,都要求行动一致,步履协调。平抬,即抬着花轿平和行路,使新娘坐入轿中感到舒适,在途中一般都是这种抬法;闹抬就是喊起号子,吹奏乐曲,鸣放鞭炮,使迎亲场面显得热闹,一旦进到村子里,便采用这种方式;戏抬就是花轿快要接近男方家门前,轿夫采取摇、摆、抖等动作,使花轿处于不平稳状态,用以戏逗轿内的新娘。迎亲队伍的人也跟着喊叫、起哄,乐队也随之鼓乐高奏,齐齐地为轿夫助威、鼓劲。这是迎亲中最为热闹,也颇具观赏性的场面。
花轿进到男方家后,负责成亲拜堂的司仪,就会高喊:花轿落地,兴天发地。喊过三遍后,新娘便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果、铜钱撒出来,以增加喜庆气氛。与上轿一样,新娘也须催请三次方才出轿,由男方特意挑选的两位漂亮姑娘,掀开轿帘,将新娘扶至堂前成亲拜堂。
拜堂与“闹房”
拜堂是婚礼中的主要仪式,也是婚礼的高潮,男女双方只有经过此礼仪,才成为正式夫妻。
男家早就在堂屋里布置好拜堂的场景,并设立香案,头戴“状元帽”的新郎,与穿戴凤冠霞帔、蒙着大红盖头的新娘就位后,至香案前,向神位和祖宗牌位敬上香烛。然后,便由主持婚礼的司仪宣布传统的三拜仪式。“一拜天地”,二人向屋外叩拜,这是代表着对天地神明的敬重;“二拜高堂”,二人转身敬拜堂前正襟危坐的父母。古人提倡“百善孝为先”,这一拜就是充分凸显对孝道的尊重;“夫妻对拜”,新郎、新娘对面相拜,这代表夫妻相互尊重,相敬如宾。可以说,夫妻交拜是体现古代女性跟男性同等地位的难得的情景。此外,新郎新娘还得拜谢各位长辈及参加婚礼的宾客,不过不用跪拜,只须躬身作揖即可。
一般情况下,拜堂仪式结束,便由伴郎手提“长命富贵灯”前导,新郎与新娘共携红绸缎,双双进入洞房。
“闹房”是旧式婚礼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个“闹”字,蕴含着尽情逗乐的意思,即众人可以在洞房里用悖于常理的举动尽情嬉闹。由于这一习俗主要以新娘为逗趣对象,故又被称为“耍新娘”。就因为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婚闹洞房,越闹越喜气”之说,所以,除了本家的长辈外,人人皆可参与闹新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些笑话,甚至还夹带一些低俗的语言与动作,故意逗弄新娘,新娘愈是显得面红耳赤,羞涩难当,大家就愈感开心。当然,闹洞房者也得说一些吉利话,如“新郎新娘,和和美美地久天长”;“新娘新郎,早生贵子白白胖胖”。在闹房出来后会说“闹罢新房上门闩,生个儿子中状元”。
酒席与排位
大婚之日无疑要大摆筵席以招待三亲六眷,四方宾朋。旧时酒席上的菜肴,虽没有现如今这般丰盛,却有一定的规格与档次之分。条件差一点的人家,办的是“十大碗”,就是摆上十个碗菜。那会儿摆席用的都是四方的“八仙桌”,坐八个人,再加上碗大菜满,基本上也够吃了;条件稍好的,办的是“十二大碗”;也有办“四盆八”的,即八个碗菜加四个盆菜,虽同为十二个菜,但用上四个盆,就似乎高了一个档次,菜的质量也自然要细腻一些了;大户人家办的则是“十六大碗”了,这是当时菜肴最丰盛、规格最高档的宴席,但凡当时能弄到的山珍海味,几乎应有尽有。
在这个筵席上,舅公可是享受最高规格待遇的人了。比如贺礼,任何人都不能超过他,即使丈公(姑父)、姨公(姨父)也同样如此。如若有人送的礼金数超过了舅公,他就会认为是对他的不敬,有的还会愤而离去;有的舅公生活较为拮据,拿不出大额的礼金,就会把别人的礼金数也给限住了,对主家造成不利,所以有头脑的主妇,就会拿出钱来,暗下塞给兄弟让他贺上,既不失他的面子,对自家利益也不无好处,可谓双赢之举。
在入席时,首先要排座位,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这项工作。舅公当仁不让地被排在“东一位”,即靠近堂前里面的东首位置;丈公与姨公,则被安排在西首的主次位置。而往下的各位长辈,也按辈分大小依次排定。整个筵席,只有舅公开席吃了,其他桌子的人才可以吃。在退席时,其他桌子的宾客可以先退,但如若舅公退席了,那其他人就不能再留着吃,必须随之退席。
吃茶、请舅与回门
吃茶,指长辈们吃新娘敬上的茶,是新娘拜见男方长辈,行慈孝之礼的一种仪式。而长辈们自然也要给体面的见面礼。具体时间是在婚后的第二天上午。在堂前的正中,放一把高背椅子,供长辈端坐。前面放一个柔软的布垫子,让新娘敬茶时下跪。长辈们吃茶都是办喜事人家事先说定的,有的大户,被安排吃茶的人从舅公舅婆,再到本家的伯伯、叔叔等宗亲族人,不下几十人之多。按规矩由舅公开始,在椅子上坐定后,便由伴娘用盘子把盛在碗盏里的茶端上———这是用桂圆、枣干、蔗糖加少许姜片煮成,在旧时,只有富有人家才能品尝得到,可谓高规格的礼数了。新娘在舅公跟前跪定后,双手恭恭敬敬地将茶呈上,说声“舅公吃茶”。舅公在接过茶的同时,扶起新娘,然后把“红包”递与新娘。这吃茶的礼金,也有一个大概的额度,但其他人同样不能超过舅公。如此按辈分依次类推,新娘虽一一跪地很辛苦,但进账也自然丰厚。这钱作为新娘的私房钱可由自己支配。这种习俗,民间至今仍在流行,且礼金看涨。
请舅,也叫请大舅,即新娘的兄弟,时间在婚后的第三天,所以也叫“请三日舅”,是婚嫁当中的一个重要礼俗。娘家兄弟去“做舅”,须挑上一桌烧好的茶肴,还有用糯米做的“麻糍”,故又被称为“麻糍担”,以示娘家人的礼节。另外,除了亲兄弟外,还会将堂兄弟、表兄弟也一并叫上,组成一个很有声势的“做舅”队伍,意为显示娘家的势力,以告诫男方:以后不可随意欺侮“娘家有人”的媳妇。
诚然,对于请舅这事儿,男方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的,早早就派人在村外迎候,迎进家后,马上敬上桂圆茶。中餐非常丰盛,除了新郎外,还专门邀请村里的头面人物陪席,招待得非常周到,不能让各位舅爷们有半点的不愉快,高高兴兴来,开开心心回,这样,男方对这门亲事就算是吃下定心丸了。
回门,就是女儿出嫁后的第一次回娘家。由于是与夫君一同回的,故也叫“双回门”。此乃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由于旧时女人地位卑微,成亲后是不允许随意回娘家的,一般要待到一个月后方可。
回门的主要意义,一是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让亲人放心自己在夫家能够受到尊重,生活幸福。所以,夫妻俩要认真地修饰打扮一番,保持漂亮、俊美的形象,要显得愉悦开心、相亲相爱,即便有一些不顺心的事,也得藏于心头,掩饰自己。
回门起码得备上“四样头”礼品,如荔枝、桂圆、核桃、枣干等。娘家专门设宴款请新女婿,并入席上座,由长辈等陪酒。此刻的新女婿,应表现得热情大方,彬彬有礼,显出应有的素养与风度来,给岳父母及族人一个好的印象。
回门一般不得在娘家过宿,须当日返回夫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能空房”的风俗。
本版图片由作者童遵森提供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