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与在校子女同休假
“有闲”并不意味着就能真正享受“休闲”。随着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普遍承受较大工作压力,亚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科学处理工作与生活节奏,确保身心健康与生活幸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但旅游消费需求逐渐升级,度假休闲需求日益旺盛,而目前产品结构和产品体系远不能满足需求,“黄金周”集中出游,景区人满为患,就反映了旅游产品结构与度假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落实,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职工全年休假日时间,并加强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职工休息权益的法律援助。特别是提出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这将使父母带薪休假与在校子女放假更有整合性,值得父母期待。
钱、闲之间互动发展更良性
从社会就业角度看,“没钱”的“有闲”就是失业。国民旅游休闲恰恰在不同时间段,使不同人群可以获得“有钱”与“有闲”的转移交换。
在各旅游大国,旅游休闲带动了民航、公路、高铁、信息、金融等服务业全面发展,创造了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就业机会。我国旅游业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特别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弱势群体收入方面有着突出作用。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随着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旅游休闲在乡村拓展,旅游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增强。城乡之间、钱与闲之间将有更良性的互动发展。
综合新华社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