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北仑 正文

如何让孩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边都亲?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2月25日 10:25   【 】 【打印
0

如何让孩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边都亲?

小小辉(邱晓辉的儿子)和他的爷爷在一起。(记者余芬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余芬)正月初四那天,天气不错,市民王女士和她老公带着他们的儿子、双方父母一起去九峰山玩。“本来高高兴兴的事情,却因为儿子的行为,让我爸爸伤心了。因为我父母跟我们住得远,儿子是爷爷奶奶带的,从小就跟外公外婆不太亲。那天爬山,儿子总是拉着爷爷奶奶一起合照,却不大情愿跟外公外婆一起拍。明知道外公外婆听大不懂,还故意用宁波方言说话。尽管我和我老公一直陪着我的父母,但场面还是有些尴尬。最后,我爸酸酸地跟我妈说了一句,‘你看,伢儿不跟我们亲啊’。”王女士说,她父母都是杭州人,最近几年才搬到北仑居住,看到儿子这么不懂事,不仅老人很伤心,王女士心里也不是滋味。

记者了解到,现在成为父母的“70后”或者“80后”,多为独生子女,如果说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是双方父母的“宝中宝”。不少老人对孙辈投入大量感情,甚至作为自己晚年的情感寄托。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孙辈的情感回报,孙辈并不愿意与自己亲近,或者只亲近别人,而与自己很陌生,甚至去抱他还要跑开时,他们情何以堪?

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孩子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其中一方不够亲近,成为这些家庭的一大憾事

记者采访多位家有小孩的市民,关于“你家孩子跟爷爷奶奶比较亲,还是跟外公外婆比较亲?”这个话题,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如果一方的父母由于身体原因,或者年纪过大,或者路途遥远,无法带孩子,孩子由另外一方父母带,一般孩子都是谁带跟谁亲的;如果两边的父母都没有能力或者条件帮忙带小孩,那么,跟谁接触得多,见面机会多,或者谁更善于逗孩子玩、哄孩子高兴,孩子就会多和谁亲近些。

网友“密斯护士”的婆家是北仑农村的,在农村有种说法,说是不管外婆怎么付出,孩子长大了都跟奶奶亲。在女儿出生第二天,她婆婆就当着她的面说这样的话,让她心里很不舒服。“从我怀上宝宝时,我妈就三天两头往我家跑,当时是夏天啊,她冒着暑气,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从宁波到北仑我家,怕我缺钙,隔天给我熬骨头汤。每天一闲下来就给宝宝织毛衣,从小婴儿到稍大一点时要穿的衣服,一件又一件,到孩子出生时,毛衣已经放满了一格柜子。孩子出生后,也是我妈妈照顾我坐月子,老妈整晚不睡觉陪着宝宝,有时实在困得不行打了瞌睡,听到宝宝哭声马上就醒,一摸宝宝裹的尿布,她就知道是不是尿了;用手指轻轻靠近宝宝的嘴巴,她就知道宝宝是不是饿了……”说起孩子外婆对孩子的付出,“密斯护士”滔滔不绝。但说到自己的婆婆,她一脸郁闷,她说:“虽然孩子奶奶也疼孙女,但是感觉跟我妈的真心疼爱是不一样的,照顾孩子也从不主动,要我们说了才会帮忙照顾。女儿已经5岁了,从小到大,一直都跟外婆比较亲。小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不管是奶奶爷爷还是外公外婆,谁对她好她就跟谁亲。”

“我的儿子就喜欢黏着我爸爸。”今年30岁出头的邱晓辉告诉记者,因为他和他老婆上班忙,丈人家又住得比较远,儿子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的,现在孩子已经4岁了,就跟他爷爷亲,喜欢腻着爷爷,走到哪跟到哪。“别说外公外婆了,在我儿子的心目中,我和我老婆的地位都没有我爸高。有了爷爷,他可以不要爸爸妈妈,搞得我们都吃醋了。但是没办法,谁付出多,肯定得到的也多。”邱晓辉说,他爸爸对孩子真叫好,一次孩子病了不肯吃饭,老人家全豁出去了,一会儿跳来跳去学大猩猩,一会儿拿根竹竿学孙悟空,还学人家跳骑马舞步,就为了让孩子高兴吃饭。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直系长辈,应该尽量让孩子两边都亲

刘女士是北仑人,有一个4岁的女儿,一直都是这边的父母照顾。每年回慈溪婆家过年,她最怕那边的亲戚问女儿,“是爷爷奶奶好还是外公外婆好?”,因为女儿一般都会很老实地说,“外婆最好。”这让听到这话的公公婆婆脸色很难看。“其实我公公婆婆对我女儿也是很疼爱的,每次得知我们要来,都会准备一大堆好吃的。可能是公公长相看上去不是很随和,女儿最怕他抱,一抱就哇哇哭着要挣脱,要哄好一会儿才愿意让他拉拉自己的小手。我婆婆对我女儿也是没话说,囡囡囡囡叫不停,但孩子就是不愿意跟她太亲近。跟外婆打电话时,一听到外婆声音就哭,要外婆、要回家。我们也实在没办法,都是直系长辈,应该一样对待,可是孩子小不懂事,我觉得挺对不起公公婆婆的。”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没空带我,奶奶又比较喜欢我堂哥,我一直是寄养在外婆家的。外婆对我好,从小我就跟外婆最亲,和奶奶关系则一般。”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小何告诉记者,因从小缺少奶奶的爱,长大后他也不大愿意去看奶奶。过年去奶奶家拜年也都是意思一下,屁股没坐热就不想继续待着了,对待外婆就完全不同了,不仅买去大包小包的礼物,还一直陪老人聊天,有说有笑。

今年36岁的余女士是名初中语文老师,她认为,无论哪一方的长辈,不管给予我们的爱孰多孰少,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对待。“除了父母,也许每一个人都受到过隔代的照料,无论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童年的生活里,给我们讲故事、买零食,照看和保护着孱弱的自己。有些祖辈可能因为能力有限、身体不好、路远不方便,无法给我们买很好的玩具,或者天天照顾我们,但我们要相信,其实他们的内心也都是同样深爱着我们的。”

如何让孩子跟两边的老人都亲?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去平衡,跟孩子比较亲的一方也应当将心比心,给予支持

如何才能让孩子跟两边的老人都亲呢?今年37岁的黄先生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根本不用愁女儿对两边的老人“厚此薄彼”,他女儿现在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无论跟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很亲。“我们和双方父母都是分开住的,但有一点很好,那就是我们三家都住在新碶,我的父母住在沿海村,我丈人家在备碶村,都很近。像我们这代人,一般夫妻俩都要工作,带孩子的重任当然只能留给老人了。起初两边的老人都抢着要带,后来商量了一下,就让两边父母一周一周轮流带,公正公平。”黄先生笑着说,“我曾经问女儿更喜欢哪边,她说一样喜欢,因为奶奶是上海知青,有文化,会陪她做作业,教她读书背古诗;而外婆会做一手好菜,在外婆家住的时候,外婆每天都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她吃。”

区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倪敏告诉记者,尽管黄先生他们家的模式是比较可取的,但是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了。“或因为距离,或因为身体条件,或其他原因,其实很多小夫妻都难以平衡好孩子对两边老人的感情。那么,家长是否可以引导一下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只跟一边的老人亲近,而与另外一边老人的感情比较淡,不妨带着孩子多去孩子不够亲近的长辈家里,或者让老人到家里来住一段时间,创造孩子和老人相处的机会,这对孩子和老人都是极好的。”她建议说,作为父母,要做好纠偏的引导作用,而作为孩子较为亲近的一方老人,也应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提醒自己的子女,多带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去另外一边老人家里,多创造让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机会,这样,你的儿媳妇或者女婿也会从内心感激你,家庭关系也就会更加和睦。

胡先生的父母都是北仑农村的,结婚生子的时候,父母已经年迈,加上长期的劳作,身体状况不太好。而他的妻子娘家是城里的,丈母娘又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很会逗孩子,“所以,我儿子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外婆,却不太愿意去乡下爷爷家。我看在眼里,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我相信亲情血缘是无法磨灭的,为了让爷爷奶奶和孩子有更多机会相处,培养感情,后来,我经常有意识地带儿子去爷爷家,那时还没有车,一到周末,我就骑着电瓶车带着儿子去他爷爷奶奶家,让我妈给我儿子喂饭。孩子长大一些了,上学了,我仍旧经常带着他往乡下跑。有时候放学了,我就直接骑车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看看,让爷爷用自行车推着孩子去附近的山上拔碗葱、摘“苗”,并留下来吃顿饭。现在,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亲,也很懂事,经常惦记着爷爷奶奶的身体,看到奶奶走路不稳会跑上去搀扶,看到爷爷奶奶喜欢吃的东西会让我们买。看在眼里,我感到很欣慰。

尽管孩子学业紧张,还是要多抽时间带他(她)去看两边老人

有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学业都忙不过来呢,怎么有时间跟老人交流感情啊?”倪敏说,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亲情培养。一到周末,本来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老人的,却因为给孩子报了一堆的学习班、补习班而根本没有时间。“其实,培养孩子做一个有感情的人,比考得100分的成绩更重要。”倪敏认为,与智力发育一样,孩子的情感发育也有一个黄金期,如果错过,以后就是全家的遗憾。再说,智力和学习成绩不是影响孩子今后成长的唯一因素,与双方长辈的亲情和美好回忆,也是孩子今后人生道路上十分重要的财富,是促使他们今后“息息介”做人、努力上进的不竭动力。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