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波古建筑中的消防设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3月03日 08:29   【 】 【打印
0

  主讲人 黄定福

  1970年9月出生于宁波,现为文物博物副研究员,宁波市文博学会会员,宁波市文化研究会会员,宁波市城市研究会会员,对宁波地方史、古建筑、近代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代表作有发表在《中国文化遗产》上的《宁波一绝庆安会馆戏台》等,专著有《宁波近代建筑研究》。

  庆安会馆大殿双龙戏珠“正吻”及避火珠,“正吻”的作用相当于现代避雷针。

  庆安会馆清代荷花缸

  庆安会馆内展出的民国时期消防水龙

  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它的主要弱点是怕火,古代先民积累了不少对付火灾的技术和经验,他们的消防意识在古建筑中多有具体体现。

  如据史料记载,我国消防的历史几乎与种族文明同步。最早的时候是用涂泥沫灰的方法,即将草木灰、泥等覆盖于易燃物的表面,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就发现了这一点。这类防火措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意思是说:在火灾未形成之前,把易燃的小屋拆除,在那些大型建筑上涂上泥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5000多年前的木结构建筑已经采用这种防火涂料,这些防火涂料颜色青灰、平整光滑、质地坚硬。

  在宁波现存的古建筑中,也保存着许多类似的消防设施。

  设置消防通道

  在我国建筑史上,很早以前就把消防通道的设置作为防火救灾的重要措施。从经纬分明、井井有条的城市道路规划,到后来“开古沟,创火巷”的防火举措,一系列设计和技术措施为救火提供了便利。宁波慈溪古县城(现为慈城)的平面布局就是这样,慈城的城市布局规划为方格网式(棋盘式),既有大街,也有小弄,呈“井”字状分布,四通八达,便于消防救火;在古城内孔庙建筑群沿边的轴线上,设置有一条被称为“备弄”的长长的弄堂,当该建筑群内的宅院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从“备弄”这条紧急消防通道中撤离。

  建防火墙隔断火源

  使用砖石和夯土筑墙,用墙体隔火的方式一直延续下来,在北宋《营建法式》这部专著中,还专门规定有相关防火建筑的尺寸标准。

  建筑物自基础到顶部用封火墙分隔,封火墙的顶部高出屋顶数尺,火灾时可防止火势蔓延。例如,在海曙区永寿街老街区内,可以见到不少高出房顶、用于防火的马头墙。到了近代,许多用于防火的马头墙采用有肩仿观音兜式样,并运用了水泥沙浆盖顶。后来人们将这类可以隔断火源的墙体称为“火墙”。

  这类建筑样式也成为一些地方的建筑特色之一,目前宁波地区的许多仿古建筑及农村自建民房仍保留着这一特色,底部的柱础基本采用石材,既是为了防潮,也是为了减震防火。

  保障消防水源

  古人在古建筑选址营造过程中十分重视水源,这不仅是为了生活,也是出于消防用水的需要。他们利用水井、宅前宅旁的池塘溪流,或有意识地在天井里设陶质大水缸(宁波地区俗称“荷花缸”或“太平缸”),贮积消防用水以防万一。

  另外,大型建筑群建有相当数量的“水门”,这是失火时消防人员和消防工具的出入口,也是人员疏散的口子;还有可以回环的消防通道;室内走廊是贯通的,宅外街巷一般也是贯通的,其宽度可以满足人与消防设备的通行。

  例如虞洽卿故居“天叙堂”就设有多个约1.3米宽的“水门”,按当时的防火要求是绰绰有余的;庆安会馆建筑群还建有消防室,自备有俗称“水龙”的消防设备,其中铜喷枪在使用时,数人往椭圆形木桶里倒水,另外数人在一根木杆的两端上下用力掀动,形成压力,水喷火灭,办法虽老,却颇灵验。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