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半,宁海城区乐购超市门口,“爱心一帮一,有爱有行动”现场结对助学活动开始了。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截至下午3时,已有6个孩子被认领,他们的学业将获得资助。
这是宁海县首家民办助学机构“张力助学中心”成立后的第一次公开活动。中心创立人“张力网络”总经理张昌斌说,希望能每周在这里“摆摊”,让市民对张力助学中心留下印象。
今年2月21日,在宁海团县委和县民政局的支持下,张力助学中心挂牌成立,结束了张昌斌九年“网络助学”的历史。2004年,他和3名网友建立“希望大地助学网”,为贫困学生和捐助人牵线搭桥,九年来帮助2000多名贫困学生获得热心资助,受助学生来自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
只提供经核实的信息,不接受、不转交任何捐助,是助学网一直坚持的原则。助学网的四名骨干和十余名长期“义工”分散在全国各地,平时搜集贫困学生资料,实地考察、核实情况,回来后拍摄照片,发布助学信息,说明受助对象在什么学校读书、班主任是谁、为何陷入贫困,并附上汇款地址。“我们提供学校地址为捐助地址,以保证捐款能用在孩子的学业上。”张昌斌说。
网络中介式的助学模式受到受助学生的欢迎,但缺乏约束的网络环境也带来不少困难。由于不是实体机构,助学网很难吸引到企业捐助;网友“义工”人数有限,许多学生信息因无人核实而遭搁置;为激发网友的“一念之善”,助学网只要求“首次捐助”,没有后期跟踪。张昌斌表示,针对这种不专业的局面,他决心成立一家助学中心。
九年助学,从网上到网下,受助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刚开始资助学杂费,等到国家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又改为捐助‘营养餐’,现在许多学校有了‘营养餐’,我们必须寻找新方向。”今年2月,张昌斌前往贵阳考察,还真找到了新方向:没有办理户口的外来务工者子弟。
目前,张昌斌正为助学中心开发助学管理平台,为受助学生和资助人建立信息库。平台建成后,不但可以对受助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还能为愿意长期捐助的捐助者提供短信提醒服务。(记者余方觉 宁海记者站陈云松)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