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联徐氏宗谱》严格遵照旧制,即便是将女性填名入谱,仍以黄线与男性子嗣的红线区别开来。
《甬北孙氏文房十世家谱》中的老照片。
《邵氏宗系汇集》内页。
从美国寄来的象山石浦林氏宗谱。
记者梅薇/文胡龙召/摄
古人说,盛世修志。近年来,随着方志文化的兴盛,家谱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天一阁平均每天都有十多个市民去查阅家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家谱的关注。另一方面,天一阁收到新修家谱的捐赠数量也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天一阁收藏的新修谱牒已经达到数百册。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民间修纂印制完毕的谱牒,还要远远大于这个数量。
清代浙东学人邵晋涵说:“家之有谱,固与国有史,州有志而并重也。”国史、方志和家谱这三个构架,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延续下来的重要支撑。一套好的家谱,能反映姓氏起源、祖群迁徙、人口繁衍、社会变迁等诸多信息,是方志、国史的重要补充。
那么,如今,究竟哪些人在为修家谱而劳心劳力呢?普通人修家谱该从何下手呢?新修的家谱又呈现出怎样的一种面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各界人士。
样本
余君方20余年漫漫修谱路
“修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余君方沉吟片刻,缓缓地吐出这几个字。
余君方,1956年出生,现为一家园林公司的总经理,更多的时候,他从事着宁波余氏宗谱的修订工作。
他介绍说,从最早萌生编修家谱的念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多年”。而这20余年里,余君方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摸清宁波余氏的发展脉络上。在他看来,“这才是修订家谱的重头戏”。
余君方从房间拿出几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这些年搜集的一些资料。
修订宗谱缘于内心的一份好奇
余君方小时候住在奉化泰桥村一幢老式的小楼里。泰桥村不大,有余、葛、赵、何四大姓氏。余姓在村里算是大姓,有50多户人家。
“我们祖上留下了一本《泰桥余氏宗谱》。”余君方告诉记者,《泰桥余氏宗谱》最早编修于清朝光绪年间,30年一修。“1947年重修宗谱时,我父亲也参与其中。宗谱修完后,制作了4本留存,其中一本就到了父亲手上。”
多年后的一天,父亲把余君方叫到身边,郑重其事地把《泰桥余氏宗谱》交到他手上,并告诉他:“我就两个儿子,你比你哥哥有文化,好好保管这个。”
余君方完完整整地把宗谱翻了一遍,并由此萌生了寻根的念头。“宗谱上有记载,我们村的余氏其实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余家坝搬迁过来的。那余家坝又是什么情况?我为什么不去余家坝看看?”这个念头如一束火花照亮了他的心。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