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才是主因,黑暗中用眼仅是诱因
郑志斌说,“角闭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往往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眼泪,视力严重减退,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更常见。它的发生和家族遗传有关,患者一般都存在一定的“青光眼基础”。
所谓的“青光眼基础”,就是指眼部结构存在眼轴较短、角膜较小、前房浅、房角狭窄等特点,平时并没有不适的感觉。
但是如遇情绪激动或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瞳孔散大后,很容易诱发急性“角闭型青光眼”。另外,长时间阅读、疲劳和疼痛也是常见的诱因。
郑志斌医生建议,40岁以上,有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糖尿病及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一旦出现眼胀、头疼、视物模糊甚至视野、视力变化时,应及早到专业机构排查青光眼。医院主要通过“暗室激发实验”、“24小时眼压测试”等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
开一盏低亮度照明灯
关灯后看手机,虽然对正常人没有大的影响,但是在黑暗中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视、看电脑,也会对眼睛的调节系统增加负担,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
所以,为了降低眼睛的负荷,最好调整手机屏幕的对比度,将亮度和色泽尽量调得柔和些。并尽量在房间开一盏低亮度的背景照明灯,缓和一下屏幕和背景环境间的亮度差,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护。
另外,手机等屏幕的光线在黑暗中对比度过大,长期刺激人的神经系统,还容易造成失眠。记者 许鸿晶
(来源:余姚日报 编辑:杨鲸霖)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