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重游四○一洞天。记者 崔引 摄
“这个会议室,是我们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昨天,65岁的老兵施龙常时隔43年后再次走进四○一洞天,格外激动。
昨天上午,位于四明山腹地的四○一洞天旅游景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都是曾参与建造四○一工程的老兵,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建设的昔日军事要地,如今成为旅游胜地,他们感慨万千。
坑道最后一筐碎石由他们运出
四○一洞天又称四○一指挥工程,位于鄞州区章水镇细岭村与半坑村之间的主张山麓,距宁波市区约50公里。它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南京军区建设的战备设施———国防坑道。
1971年,施龙常和战友被派驻到四○一指挥工程打坑洞。
“这个工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建设的,我们来的时候,主坑道已经建好了,我们主要负责扩建工程,像现在里面的会议室、休息室等房间,都是我们亲手开凿出来的。3年后整个工程结束,也是我们负责扫尾,把坑道里最后一筐碎石运出去。”
昨天来的老兵都是象山人,老兵楼德利告诉记者,他们都来自原6418部队三营,一共有48位象山籍老兵,昔日2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个个白发苍苍。
“当年一起打过坑道的老兵已经有6位不在了,今年是我们入伍的45周年,我们早就约好,趁着大家走得动,一定要再来当年工作过的地方看一看。”楼德利说,昨天36位老兵中绝大部分是时隔40多年第一次回到这里。
坑道主要靠凿子和榔头
昨天室外骄阳似火,走进四○一洞天,感觉格外阴凉。景区负责人李亚萍介绍说,洞里常年维持在17℃左右的恒温,冬暖夏凉,是游客避暑的不错选择。
“夏天在山洞里工作也要穿棉袄的,旅游的时候在这里走一趟你不觉得,如果一天8小时呆在里面,不穿棉袄根本待不住。”楼德利说,当年他们打坑道三班倒作业,八九个人一个班,1米多宽、2米多高的坑道,一班工作过后能向前推进80厘米左右。
“打坑道是靠一榔头一榔头凿出来的,满手血泡是常有的事情,每次下班时大家身上衣服都湿透了,一身汗水一身灰。”楼德利说。
四○一洞天内结构复杂,主坑道两旁分布着50多间大小不一的房间,功能各异。老兵们走进面积最大的一个会议室,大家都激动起来。“就是在这里两个战友受伤了,炸伤了眼睛和头部。”一位老兵抚摸着墙壁上的石头感叹道,大家都把最好的青春挥洒在了坑道里,可以说每一块石头上都凝聚了他们的汗水。现在这个洞天能重见天日,让大家了解那段历史,也算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红色旅游景点渐成气候
“现在四○一洞天是鄞州区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从2010年向游客开放以来,已经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李亚萍说,四○一洞天主坑道长达1000米,建造完成后一直没有正式使用,湮没在荒山中,直到几年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经过部队、地方和文保部门的协作,开发成旅游景点。
如今,游客到这里除了能看到工程的原貌,与昔日的国防战备设施“零距离”接触,还能参观军事历史主题展,领略四明山腹地秀丽的山水。“五一”期间,洞天有章水镇革命历史资料展览,还有做青团、自助烧烤等参与性的活动,门票由原价每人30元优惠至20元。记者 孙美星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