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有400岁的蔡氏宗祠重生 男女合祠世所罕见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06日 10:03   【 】 【打印
0

男女合祠全国罕见

蔡氏宗祠全貌

男女合祠全国罕见

修旧如旧的宗祠内部。记者 崔引 摄

男女合祠全国罕见

尚在修复的戏台。

记者 李臻

蔡家落户鄞东900年

蔡氏宗族从始祖落户鄞东算起,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蔡氏子孙浩繁,近几个世纪已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1935年编就的24册《蔡氏宗谱》,远远超越一般《宗谱》的历史价值,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气象、民俗、农技、艺文等等,成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史书。

“蔡氏宗祠有400余年历史,男女合祠的建制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文物价值非常高。而且,蔡氏宗祠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的新路,值得借鉴。”昨日,在鄞州潘火街道的蔡氏宗祠,宁波市文保所副所长徐炯明介绍说。

“宗祠快修好了,我们总算对得起老祖宗,也不会愧对后人了。”在现场的蔡氏后人更为感慨,有人甚至激动得抹起了眼泪。

一度面临被拆迁命运

蔡氏宗祠的修复已基本大功告成,目前正处于木工阶段,虽然还搭着脚手架,但放眼望去,这座老祠堂已初现风采。祠堂坐西朝东,规模宏大,一路进去有门厅、戏台、正厅、后殿及两厢,整体格局已然可见。

记者看到,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了祠堂里残损的部分,现在新补上去的柱子和发黑的老柱子、重修的戏台栏杆和老的戏台顶、还有重铺的石板和泛着青苔的老石板,虽然从色泽上还能分辨出来,但都巧妙融合修复在一起了。

在2003年,蔡氏宗祠因城区建设曾一度面临被拆迁的命运,牵动着众人心。“当时我们着急啊,很多人都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难道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在我们这一代毁了?”潘火桥村原村支书蔡体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在当地热爱文保事业村民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几经奔波呼吁后,蔡氏宗祠的文物价值终于被社会认可。

2008年,蔡氏宗祠被评为“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并成为鄞州区新公布的文保单位。

群策群力修复祠堂

蔡氏宗祠的整体维修过程严格按照文物修复规定执行,祠堂修复方案经过审批,有文物修复资质的建筑单位参与执行,文物部门全程监督指导。“保护修复过程中,民间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徐炯明说。“蔡家后人听说要修老祠堂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蔡体洪告诉记者,“不要说在宁波的,远在上海、北京、天津的也来捐钱,多的上万,少的几百,一共捐了100多万元。”

更让人感动的是,很多热心人在保护和修复祠堂时成为义务工,“有四五十人吧,从60岁到80岁都有,不仅有蔡家后人,也有外姓的。”蔡氏后人蔡寅龙有个账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购买材料的金额数量,他翻着给记者看,一边说:“你看,就这祠堂里近3000块石板就是义务工们抬进来的,少说也有几百吨吧,算算工钱也是一笔大数字呢。”

男女合祠世所罕见

专家这么重视蔡氏宗祠,是因为蔡氏宗祠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其中它的最大亮点在于男女合祠,这是世所罕见的。这座祠堂从筹建开始,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祠堂坐西朝东,男女两祠共建,规模宏大。主轴线为男祠,有门厅、戏台、正厅、后殿及两厢,正厅五间二弄前卷棚九檩抬梁式硬山顶结构,雕刻精细,彩绘丰富。徐炯明告诉记者:“除了秦氏支祠,蔡氏宗祠是宁波现存保留下来的第二大祠堂了。”

南轴线为女祠,建于清同治年间,至今也有近150年的历史。“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祠堂本是男性的天地,神位上供奉的是男性先祖,封建的纲常礼教认为女人是依附于男人的,不能跨进祠堂一步。男女祠堂并排而立,显示着一种男女平等的观念,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罕见的。”徐炯明介绍。

编辑: 陈奉凤
相关新闻